|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 |
當前,中日陷入“釣魚島困局”。筆者認為,要想走出目前困局,須從以下幾方面認真思考。
首先,牢記一個主題。和平的主題是中日早已形成的共識。中日都希望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有利於自己的立場,而美國儘管有時搖擺不定,卻也始終希望當事雙方用和平方法解決問題。中日關係是經過戰爭創傷後實現正常化的,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簽訂的《和平友好條約》明確規定:在相互關係中,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
其次,重視兩個大局。廣義地講,中日關係的大局是指和平與友好。狹義地看,這個大局在目前至少包括兩國共同構建戰略互惠關係和共同為東亞經濟一體化而努力。“戰略互惠關係”的概念是中日領導人共同倡導的,中日兩個東亞大國如能真正建立起這樣的關係,無論對於東亞還是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都是 “福音”。關於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日兩國已經努力多年,如果這一進程因島爭而前功盡棄,不僅是兩國的損失,也是東亞的失敗。
第三,克服三個障礙。台灣、“歷史”和“東海”是困擾中日關係的三大障礙。台灣問題曾經使中日關係二十年不能正常化,如今安倍又在釣魚島問題上打台灣牌,企圖離間兩岸關係。歷史問題是影響兩國國民感情的最主要因素。自民黨的鷹派和日本社會的右傾分子經常踩 “靖國神社”與“慰安婦”問題的雷區,這是導致兩國國民情緒對立的根本原因。“東海”問題是兩國之間的利益爭奪,也是雙方海洋戰略衝突的表現,該問題得不到管控,和平就沒有保障。
最後,管控四個焦點。在上述三大障礙中,管控“東海”問題是當務之急,該問題包含四個焦點:劃界、開發、釣魚島和危機管理。劃界是指東海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的劃分;開發是指東海資源共同開發談判,目前因“撞船事件”而停止;釣魚島是指圍繞該島主權的對立;危機管理是指防止兩國在東海發生不測軍事衝突的問題,尤其是在釣魚島出現對峙的背景下,如果不加以管控,將嚴重影響兩國關係的大局。
筆者認為,中日關係要走出目前的困局,必須重申和平的主題,從構建戰略互惠關係和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大局出發,綜合考慮克服三大障礙,一攬子管控東海局勢的四個焦點。實踐證明,只在某一個別問題上取得共識並不能保證兩國關係高枕無憂,所以,如果中日兩國都有和平的願望,那麼就應該從大局著眼看具體問題,台灣、“歷史”、“東海”三管齊下,重新作出不刺激對方的承諾。特別是關於“東海”問題,要綜合併舉,擱置難度較大的劃界問題,重啟可使雙方獲利的共同開發談判,有效管控釣魚島緊張局勢,盡快建立海上危機管理機制和聯絡熱線。
總之,中日關係是個係統工程,掌控這個工程不僅需要和平理想、共贏理念和大局觀念,還需要整體意識、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不被一時一事所左右,不受域外勢力所控制。
(作者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原文刊載於《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