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
“棱鏡門”愈演愈烈,國際輿論對於美國的質疑聲浪也愈加高漲。
香港《大公報》:斯諾登洩露美國機密,引發全球高度關注。但作為當中的主角美國政府,不僅沒有正面回應網絡竊密行為,反而不斷採取所謂的“危機管理”手段,意圖通過抹黑斯諾登為中國間諜的“烏賊戰術”,來轉移公眾對“美國有沒有違法行為”、“美國網絡竊密必須受限”議題的關注。其目的都是逃避責任。
美國《星島日報》:“棱鏡門”的最大意義是揭示了美國擁有霸道的國際話語權。棱鏡計劃驚人地無孔不入,說明美國正緊握全球電子通訊網絡的咽喉。另一方面,也充分彰顯美國“指鹿為馬”的超強能耐,明明是自己以間諜手段偷窺監視全球,卻以受害人姿態公開控訴中國黑客入侵。更不可思議的是敗露後,一句“只為反恐”,便立馬重返道德高地,還施回馬槍將斯諾登描繪為中國間諜。
新華網評論:美國自詡為維護網絡安全的“先鋒模範”,長期以來一直小心翼翼保護的這一形象,瞬間被“棱鏡門”毀得面目全非;而為指責他國炮製種種證據材料、費盡心機打扮成受害者等等表演,在“棱鏡門”襯托下成了黑色幽默。
辯解
美國“棱鏡門”事件招致輿論批評,奧巴馬在美國時間17日播出的電視訪談節目裡再次為之辯護,稱其政府安全政策與小布什時期並不相同,並表示國家安全局的數據收集項目受到嚴格的監督。他表示,國家安全局的數據收集項目擁有標準化的制衡系統,限制或防止濫用。“國會和聯邦法院都在對這一項目進行著監督。”奧巴馬進一步指出,他最為關切的問題不是政府是否應為反恐實施情報收集工作,而是是否確立了良好的制衡系統對項目進行監管。
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美軍網絡司令部司令基思.亞歷山大18日在國會作證時稱,正處於風口浪尖的“棱鏡”等秘密情報監視項目發揮了反恐作用,曾協助挫敗超過50起恐怖陰謀。亞歷山大在作證時多次強調,這些項目在保護“美國及其全球盟友的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美國聯邦調查局副局長肖恩.喬伊斯當天作證時說,這兩個監控項目曾協助挫敗一系列恐怖圖謀,其中包括一起針對紐約地鐵系統的襲擊圖謀和一起針對紐約證交所的襲擊圖謀。執法人員均通過電子郵件等途徑挖掘情報,逮捕了相關嫌疑人。
反駁
日前,斯諾登在網上回答全球網友的提問,英國《衛報》及香港《南華早報》做了全英文直播。
對於有美方人士把斯諾登稱為“中國間諜”,這位29歲的中央情報局前雇員表示,這種指控是一種可以預計的誹謗,目的是轉移人們對政府不當行為的關注視線。斯諾登反問,如果他是所謂的“中國間諜”,為什麼不直接飛去北京?
斯諾登表示,他之所以在奧巴馬再次就任總統後公開“棱鏡”計劃,是因為奧巴馬在競選時給予他信心,讓他相信這位總統會恪守諾言,引領美國人修正問題。不幸的是,奧巴馬再次上台之後關上了調查違規行為的大門、拓寬部分侵權項目。
美國政府有能力通過監禁和謀殺他從而掩蓋監視項目,然而“真相正在暴露,無法阻止”。斯諾登說,雖然自己被前副總統切尼稱為“叛徒”,但此人提出的無證監聽項目,最終導致在伊拉克戰爭中有4400美國人死亡,3.2萬美國人致殘。因而,他認為自己被切尼稱為“叛徒”是“作為美國人的最大榮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