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引渡斯諾登會讓香港內地都失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7 09:11:12  


斯諾登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香港20多個團體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遊行,聲援“叛逃”的美國中情局前雇員斯諾登。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將“按香港的法律和既定程序”處理此事。香港《南華早報》的民調顯示,半數香港人反對將斯諾登引渡回美國。北京中央政府迄今未做明確表態。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美國官方對斯諾登恨之入骨,他在香港披露的信息幾乎完全推倒了美國捍衛互聯網自由的“光輝形象”,美國因此失去了已經“坐熱了屁股”的又一“道德高地”。美國官方想查辦他,把他從香港引渡回美國,是很自然的事。

  但如果香港將斯諾登做引渡處理,特區政府將很失分,也會讓整個中國沒面子。這首先是因為,斯諾登即便依照美國法律也不是普通的“刑事犯”,他既沒殺人越貨,也沒侵吞財產。美國政府認定他的“犯罪”,與他對美國政府侵犯公民權利的揭露是同一個行為,而他的這一行為維護了《聯合國憲章》對人權和國家主權的至高規定,並在世界範圍內獲得掌聲。

  斯諾登準確說不是“逃”到香港的。他進入香港的身份是合法的,他因信任香港是自由民主之地,而選擇在那裡揭露美國政府的醜行。斯諾登的行為符合世界公眾的利益,包括符合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利益。如果香港將其引渡回美國,是對斯諾登信任的辜負,也是對世界輿論圍繞香港各種期許的辜負。香港的形象將因此嚴重受損。 

  北京同華盛頓的新關係剛剛邁步,斯諾登事件橫插了一杠。從純外交的角度看,盡早結束斯諾登事件更有利中美關係的大局。 

  然而事情需要更綜合地去看。斯諾登出走香港,受到最大衝擊的是美國,而非“中美關係”。美國受到衝擊的部位,恰是它經常用來攻擊中國的發力點。中國政府不“落井下石”,就算照顧了中美關係。但我們實在沒必要無限擴大對維護中美關係的理解,我們沒有義務在斯諾登事件自然發酵的時候,幫美國政府滅火,結束危機。 

  中美關係有它自身的承受力。當香港輿論反對引渡斯諾登的聲音日高,內地這方面的輿論也愈發活躍時,美國對有可能“無法引渡”斯諾登實際上有了一定思想準備。中方應創造條件,讓美方最終放棄從香港引渡斯諾登的希望,而要避免美方將希望寄托在對香港和北京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上。 

  美國在斯諾登事件上是不占理的,它能對香港和中國內地耍的“脾氣”因此有了局限。只要斯諾登沒被引渡回美國,這件事就仍是美國的麻煩,最多加上點“中美關係”的麻煩。如果斯諾登從香港被引渡,這件事就會轉變成香港及中國內地的麻煩,會引發人們的大量不滿,動搖很多人的信心。 

  中國已是大國,利益廣泛,各種麻煩也會與我們發生千絲萬縷的關係。對此我們需要泰然處之,不主動招事,但當一些事臨到我們頭上時,不可急於擺脫,而應認真權衡利弊。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性主要力量,會吸引一些人,他們會希望中國成為他們的“庇護地”。只要是大國,都無可避免承當一些庇護者的角色。一個對任何人都不提供避難所的中國是無法積蓄道義力量的。 

  中央政府不表態,香港特區政府表態模糊,這樣的分寸把握是恰當的。現在應當讓輿論引導這件事情的處理。因為輿論的方向符合中國國家利益和香港特區的利益,政府在含糊表態的同時,完全沒必要同社會的意願反著來。 

  至於美國有議員憑空抹黑北京,暗示“斯諾登可能正在與中國政府合作”,我們根本沒必要受其影響。美國議員歷來嘴大,中國豈能被他們指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