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至死不渝”的日本右翼一直在做修憲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6 08:05:35  


1950年代後期,岸信介(前排左三)與家人合影。其中,前排左四為安倍晉三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美國人主導制定的“日本和平憲法”於1947年5月正式生效,日本走進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日本實現了民主政治,定下了“貿易立國”的政策,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復甦,到1968年,也就是明治維新100周年時,日本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位。在確立了經濟大國地位之後,日本人很自然地希望提高國家的政治地位和軍事地位,那個美國人“捉刀”的“和平憲法”就顯得有點礙事。

  人民網文章:實際上,從上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右翼便一次次地想突破“和平憲法”的束縛,右翼勢力的“修憲”努力,在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民、東亞鄰國和日本國內左翼的聯合阻擊下屢遭失敗。但日本右翼恢復“帝國往日輝煌”的“日本夢”從未破滅。

  從《舊金山和約》到戰犯當首相

  1946年4月的大選,改變了日本政治生態。幣原喜重郎黯然下台,吉田茂出任新一屆日本首相。值得一提的是,吉田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後一位被天皇以大命降下形式任命的首相。這一時期,國際形勢風雲突變,中國大陸政權更迭、冷戰逐步升級、朝鮮戰爭爆發,隨之而來的是美國對日政策的悄然變化。

  1950年4月,大藏大臣池田勇人訪美,與美國人達成默契,日本將“以請求的形式”讓美軍繼續留駐日本,美國人則加快對日媾和的步伐。這使得尚未被美國人承認的紅色中國被排除在舊金山對日媾和會議之外。1951年9月,“舊金山和約”簽字的同一天,吉田茂與美國簽訂了《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把日本置於美國的軍事保護之下。

  在美國軍事力量的保護下,日本進入了一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新時期。吉田茂曾說:“歷史為一個在戰爭中失敗的國家提供了通過外交而獲勝的機會。”在他看來:“日本重整軍力應當在恢復元氣之後,當時要求修憲的政治家全是一群笨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有吉田茂的眼光,右翼勢力從未放棄他們的主張。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人就已經改變了對日本右翼的態度。1950年6月,麥克阿瑟褫奪了日共中央委員24人的公職,又禁止共產黨機關報發行。另一方面,從10 月份開始解除對戰犯、舊軍人、右翼頭目、特高警察和憲兵的“整肅”,到1951 年底, 在被“整肅”的21萬多人中, 已有20萬人被解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