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譚惠珠:佔中增社會戾氣 攜公民掩私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6-15 09:43:05


 
  不信可以和平進行
 
  譚惠珠指出,現在香港有足夠的程序和渠道讓市民表達意見及讓政府吸納意見,不需要用“佔領”或“癱瘓”中環的方式。她亦質疑所謂“和平佔中”是否能夠實現:“好多遊行、示威最後關頭都被激進分子用來衝擊政府機構,癱瘓交通,而且他們經常與警方發生衝突,事後又引發很多指責和批評,使社會戾氣更重。”
 
  憂教壞學生不守法
 
  譚惠珠說,過往政改都有聽取民意,因此才會有2012年立法會“超級議席”的出現。在譚惠珠看來,現有的框架和程序足夠令各方面民意、訴求得到回應,但她亦指出,這個回應不可能百分百根據任何人提出的方案。“因為政制改革總有包容、折衷,取得一個最大的公約數,來定最後的方案。”譚惠珠強調,民主要有秩序發展,“佔中”發起人不能隨心所欲,因為自己的主觀願望,先放棄現有的程序,造成對社會有衝擊的手段,去完成自己的訴求。
 
  “佔中”發起人走入校園宣講,更令譚惠珠深感憂慮,她認為,“佔中”意識不適宜在教育機構中進行,對學生的影響難以估計。“教育學生守法,依照社會既定的秩序去進行活動,才是正當做法。”譚惠珠坦言,反政府、反建制的“公民抗命”是世界潮流,但抗命之人先要明白所反抗的是什麼,而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她表示,青年人學會做好公民更有意義,要明白公民身份、權力及義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