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中國時報的社論在分析吳伯雄訪問北京事宜時指出,我們在此要提醒的有:第一、如果馬英九真正對兩岸的政治對話、政治談判的必要性想清楚,認定此一政策是對台灣發展有利,那就必須以推動ECFA的勇氣,動員政府,發動精英去引導民意,影響民意,專注精力和資源,促其實現,以安民心,以化對立。萬萬不可半途而廢,既失民心,又傷兩岸。
第二、切忌以“兩黨政治對話”為餌,換取某些政治利益,而沒有真誠推動兩岸關係政治對話的後續行動,甚至再以台灣民意、社會民調為藉口,走回民粹老路,則陷伯公於不義,陷台灣於孤立。
第三、推動變化,各種壓力在所難免,責難在所難免,化解壓力之道,除了誠心誠意的溝通,適時地公開透明之外,區別馬“總統”與馬主席,真正調動中國國民黨的精神資產,為台灣,為中華民族提出戰略規畫,以之因應北京;以“中華民國”政府的戰術作為,確保台灣的價值,台灣人民的幸福,則全民、全黨都會成為調整兩岸關係的後盾。
我們認為,吳伯雄今次訪京,有沒有肩負馬英九要推動兩岸高層政治對話的重任?需要冷靜分析。
根據中評社北京現場報道,媒體詢問,未來兩黨領導人會不會見面?吳伯雄二度表明馬英九這次沒授權他談這問題;這要看兩岸關係的發展、要看若干的條件成熟時,但他個人覺得也不能完全排除這個可能性。
可以知道,今次馬英九確實沒有要借伯公來推動兩岸高層政治對話的意思。
我們很欣賞中國時報的這一篇社論,如果真的要借此良機來推動兩岸政治關係發展,那麼,就要避免三心二意、虛假而不真誠、民意無法理解和支持等問題,要突破原有的重大政治局限。
兩岸政治對話實在是宜早不宜遲。只要看一看習近平與奧巴馬在莊園不打領帶的漫步而行,誰都知道,兩岸政治關係依然被束縛於恐懼中的話,不敢動彈,台灣必然落後、必然吃虧。如果馬英九真的要借伯公推動政治對話,那是台灣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