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美國欠全球網民一個解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3 07:57:45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斯諾登近日向媒體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多個監控公眾隱私的高度機密項目,被一些媒體列為“美國史上三大揭秘者之一”。美國兩黨要員都指控他“叛國”,並很希望將他從中國香港引渡回國。不過,在美國政府急於封住斯諾登的嘴之前,中國也有必要找華盛頓要一個解釋。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根據斯諾登的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代號為“棱鏡”的秘密項目,直接接入蘋果、微軟、谷歌、雅虎等九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心服務器,針對境外非美國人搜集情報,用戶的電子郵件、在線聊天、信用卡信息等都無密可保。

  如果斯諾登的披露屬實,那隱私權受美國安全部門侵犯的人遍布世界。奧巴馬拿出的理由是“不能在保持百分之百隱私的情況下,獲得百分之百的安全”,但這個理由只對美國人適用。“9.11”事件之後,美國通過《愛國者法案》,美國人為了反恐的需要,自願犧牲一部分隱私權。但美國政府能看到什麼?用它所看到的來做什麼?安全部門的行動是否超過了反恐需要?對這些,普通的美國公眾也並不清楚。

  對非美國人來說,隱私權被美國安全部門侵犯則更是無辜,他們完全沒有義務為美國的反恐戰爭埋單。據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就“棱鏡”項目詢問奧巴馬。而這九大美國互聯網公司的中國用戶以億萬計,他們很可能是被美國為一己之私侵犯權益的最大受害群。 

  這一兩年,美國不斷以受害者姿態指責中國黑客入侵。很多人猜測,這是美國為自己的網絡戰打掩護。斯諾登的揭秘證實了這種猜測,美國看來早就開始幹了。 

  美國輿論在討論把躲在香港的斯諾登引渡回國,並牽扯出香港“高度自治”的問題。美國和香港簽署了引渡條約,但其中有一項條文賦予北京政府否決權,前提是這一引渡影響了中國的核心公共利益或政策。當前,斯諾登曝光的內容牽涉到中國,我們需要把涉我的情況搞清楚,也有權利要求美國政府做出說明,比如“棱鏡”項目是否被用於美國與中國政府或企業的商業談判。如果涉及引渡斯諾登的問題,我們也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是否給予積極的配合。 

  每個國家都在依據各自的國家利益和國家能力做決策。我們對美國自家的事很少做道德評價,但美國卻一直喜歡將自己置於道德高地指責別人。自由和人權是美國對外道德戰的兩把匕首,美國尤其喜歡拿這兩把匕首扎中國。美國真實的一面和它虛偽的一面,我們都應該看清楚些,不能又傻又天真。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正在重塑社會、政治乃至國家關係的各種邊界。就能力而言,美國無疑是互聯網超級大國,它有能力左右互聯網的未來。互聯網將成為一片混戰、弱肉強食、誰都緊張不安的叢林,還是為全人類利益服務的新技術公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今天的選擇。 

  “棱鏡門”曝光後,美國民眾在廣泛討論政府是否濫用了權力,一些中國人以看熱鬧的心態跟著美國人一起討論。但其實我們並不是旁觀者,美國作為互聯網超強國是否濫用了它的能力,這個問題直接牽涉我們的切身利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