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不要讓誠信缺失釀成“教育之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2 09:56:02  


  作者:林嘉怡(廣西南寧 學生)

  高考結束,湖北一高考點考生圍堵異地監考老師卻引起軒然大波。少數考生沒有考好,圍堵監考老師,發洩不滿情緒。監考員被打系家長希望私了該學生作弊事件被拒。(6月10日《新京報》)

  高考期間,各種各樣關於高考作弊和反作弊的消息普天蓋地的迎面撲來。高考作弊案件歷年來備受關注,卻屢禁不止。高考短短兩天,各地傳出的考生作弊消息不絕於耳。老師給學生送答案者有之,家長幫孩子作弊者亦不少,甚至採用有組織的和高科技手段作弊,公然叫賣答案、明碼標價的現象比比皆是。

  近年來,針對高考作弊現象,教育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都採取了種種措施。然而,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有人能針對政策,想出對策。高考亂象如此猖獗,其根源究竟在哪裡,是誰釀造了教育之悲?

  對於這些人仍頻頻鋌而走險的現象,專家認為,是考試制度立法不夠明確,規章不夠嚴明所致。於是他們呼籲,“必須在法律上、法規上和制度上分層明確規定,對違禁行為的判定、處罰及其實施,以及相應的法制程序,使針對作弊者和參與作弊人員的處罰有法可依。”然而,高考亂象是僅僅依賴安檢、依靠處罰制度等等就能禁止的嗎。這從本質上來說是整個教育體制的悲哀,是誠信教育缺失的體現。

  古有記載:“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責牛。”我們可以理解為:牛不走正確的路,是因為人沒有引導好,牛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不應該責罰牛,應該追究人自己的責任。對於高考考生作弊現象,考生本身固然難辭其咎。然而,背後默許、縱容、幫助孩子作弊的家長,甚至是老師,更是有著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
 
  儘管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跑步闖進大眾化教育,但傳統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依舊影響著人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家長們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無可厚非。但是,一部分家長把高考極端地放在過高的地位,認為重點大學文憑是走向社會後體面工作和優越生活的門票。為此不惜代價鋌而走險幫助孩子放手一搏。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龍,殊不知,這種方式不管結果如何都會害了孩子。作弊也許能讓孩子步入大學的校門,但是作弊能上孩子走入成功的人生嗎?在作弊那一刹那,他一生的軌跡就已經發生了偏差。且不說作弊被發現,孩子們會背負這個污點一輩子,長期活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甚至會一蹶不振。即便僥幸,這樣恐怕也會使孩子變成“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的人,他們會認為成功可以不經過努力,投機取巧便可。家長和老師沒能引導孩子們誠信面對考試,而是一眛縱容這種無知的行為,實在是教育的悲哀!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質,培養德才兼備、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下一代,為國家選拔有用的人才。考試制度也正是為此建立的。公平公正是考試制度的核心理念。考試作弊不僅降低了這種人才選拔機制的公信力,而且嚴重踐踏了社會的誠信理念,加劇了社會的信用危機。對社會來說,教育不公帶來的是相關部門公信力的危機,對教育改變命運價值觀的質疑,更是教育制度的失敗。教育的責任很重大。如果不強調誠信,教風不端正,社會又如何能健康發展,整個名族的振興也無望。

  古代有識之士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身、家、國三方面明確了理想和目標,這對於現代學生也是不可缺少的。各部門、體制和教育者們要努力尋求途徑消除考試作弊及其它一切有失道德的行為,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勢在必行。呵護對高考公平的信仰,還教育一個淨土,孩子們才能“身襲一身燦爛,心系一份執著,帶著道德上路”,要成才,必先成人,這是前人之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