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井噴般亮出6款預警機 雷達全球最先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6 01:04:10  


網絡流傳的改進型空警-2000預警機試飛照
  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近日,兩款國產預警機——被網友稱為“昆侖鷹”的ZDK-03出口型預警機和國產新型中型預警機的圖片,在網絡上大面積曝光。

  錢江晚報報道,ZDK-03出口巴基斯坦,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以色列和瑞典之後,第五個能夠整機出口預警機系統的國家。

  中國海軍也不甘人後。近一年來,作為“遼寧”號航母的配套工程,國產艦載預警直升機和JZY-1型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也先後曝光。

  加上國慶60周年閱兵式驕傲地掠過天安門上空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10年內,中國井噴般地亮出6款預警機,而且裝備了全球最先進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當初因美國的技術封鎖,我們被逼自己搞的預警機,成為當代中國的“爭氣機”。

  這,頗有當年“兩彈一星破天荒”的豪邁氣勢。

  那麼,未來的中國預警機,這種最要害的“戰力倍增器”,將為我們撐起怎樣的一片天空?

  有了預警機,你就能以少勝多

  “一支擁有預警機的空軍,與沒有預警機的對手爭奪制空權,即使作戰飛機只有敵方的一半,也一樣可以取勝。”這樣的表述,早就成為世界各國空軍的共識。

  徘徊在交戰區域後方三五百公里的預警機,在融合了制空權、制電磁權爭奪的信息化體系作戰中,是最關鍵的節點之一。它不僅是現代空軍、海軍的“千里眼”,用遠程警戒雷達搜索、監視空中或海上目標,更是空中力量的指揮所,直接指揮戰鬥機群作戰。活脫脫的“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從二戰時代開始,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預警機發展成為現代戰爭不可缺少的“戰鬥力倍增器”。作為現代空中力量的核心,預警機能指揮並可引導本方飛機執行作戰任務,就像戰鬥機群的“眼睛”和“大腦”一樣。

  預警機的發展,歷經了三代,功能不斷完善。第一代是“載機+雷達”,老老實實地當機群的“眼睛”;第二代,也是目前各國現役主力預警機,則是“載機+雷達+通訊+指揮引導”,承擔起空戰指揮中心的重擔;而下一代預警機,將變成“載機+多傳感器+網絡+戰場管理”,具備網絡化、多元化、一體化、輕型化特點,成為全軍“網絡中心戰”的絕對核心。

  未來預警機,背上不再馱著“大烙餅”

  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院士年初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中國的下一代預警機的設計目標,是能發現F-22這樣的隱形目標。

  隱形飛機,是近20多年來籠罩在各國軍隊頭頂上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如果上述目標得以順利實現,顯然將極大地改善解放軍面臨的戰場態勢。

  “下一代預警機的雷達,需要能集成戰場環境偵察、高速隱身目標探測、目標識別、抗截獲、電子偵察、電子自衛和數據通訊等多種功能。”航空專家宋心之認為,這使得預警機在未來戰爭中作為信息獲取、指揮控制關鍵節點的地位更為突出,但實現難度也必然大幅增加。

  隨著具備隱身性能的飛機、戰艦、巡航導彈、反輻射導彈等的逐步普及,預警機不僅面對著更複雜的戰場環境,同時,自身受到的威脅也日趨嚴重。美軍已有人開始評估,F-22憑借隱身和超音速巡航的“超能力”,關閉自身雷達,向空警-2000衝刺到有效射程內偷襲,在戰場上是否可行。

  在此形勢下,提高預警機雷達對隱身目標探測、識別與跟蹤能力,就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相對於傳統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對付隱形目標更有效,而且可靠性好、掃描速度快、自適應能力強、抗干擾能力強、被截獲概率低,還能同時完成多種功能,必然是下一代預警機的首選設備。“你能想象嗎?戰鬥機發射空空導彈後,預警機甚至能直接引導導彈飛向敵機,而本方戰鬥機完全可以掉頭撤退。”

  “下一代預警機,我們很可能看不到背上馱著一個烙餅式的大圓盤,預警雷達很可能採用共形天線。因為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雷達天線可以像手機一樣做得超薄,貼在機身表面。”這樣一來,空氣阻力小了、重量輕了,雷達反射截面積也小了,飛機負擔輕了,就能飛得更遠,在空中停留時間更長。

  而預警雷達小型化,使其可以被裝在更多、更小的飛機上。到時候,滿天飛的直升機和無人機,說不定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空中千里眼”。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