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青年教師,思想的活躍載體和放大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9 13:03:55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中共近日公布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16條意見。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又是面向高校青年教師,它的出台頗受關注。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思想政治工作在多元化時代要避免走形式,產生真效果,決非很容易的事。毋庸諱言,西方價值觀這些年在一些高校傳播相當活躍,扭轉那裡的情況對整個國家的思想及輿論形勢改善有重要意義。

  青年教師已是大多數高校教書育人的主力,其中一些人必將成長為中國未來的思想精英。他們趕上了中國社會轉型的高峰期,市場經濟、一些醜陋的社會現實和社會多元化的多重衝擊帶給了他們特殊的思想仿徨。他們從年齡上到了成熟期,但他們所處的環境快速變化,從而延長了他們思想上的可塑性。他們的知識面很廣,但他們同中國社會主流價值體系的關係相對鬆散。

  青年教師雖非高校思想氛圍的主導力量,但他們卻常常成為高校流行思想的活躍載體和放大器。他們上接高校的現有精英,下連廣大學生,並且通著校外,向這些青年教師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應當說找准了切入點。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思想政治工作”抵觸情緒比較高的社會群體中,高校青年教師顯然是其中之一。因為青年教師本身就是“思想工程師”,他們很少有人會認為自己是恰當的“思想政治工作對象”,以往談到思想政治工作時,他們往往會報之以消極態度。 

  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講”和“學”,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增加高校青年教師的社會實踐機會,協調好他們同中國主流政治發展的相向利益關係。此外還應當建立青年教師遵守政治師德的規範和評價體系。我們注意到,“16條”在這些方面都做了觸及。 

  青年教師是高校師資隊伍中事業和生活壓力都很大的群體,隨著收入差距在高校間和高校內部逐漸拉大,青年教師的各種不滿有了很多現實原因。做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同時改革塑造他們價值感受的校內環境,使他們更多感受到最被青年人看重的機會均等。 

  高校並非孤立於社會的象牙塔,在高校青年教師中間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也需同時改善全社會的思想及輿論環境。高校是重點,但一定要有高校對外最大思想接口互聯網的環境治理相配合。在整個社會緊密交織的時代,已不存在“思想孤島”。 

  其實,高校是當今中國青年中廣受羨慕的就職領域,尤其是名校的教師崗位,吸引力和公務員差不多。高校在中國改革開放中一直扮演著積極角色,大學教師亦總體上是中國發展較靠前的受益群體之一。鼓勵青年教師們建立起對中國發展道路更堅定的信心,讓愛國主義在高校里進一步發揚光大,這樣的現實基礎和條件不僅存在,而且相當厚實。 

  必須指出,中國在其他領域廣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條件也是充分的,這是因為中國發展進步的事實清清楚楚擺在那裡,我們需要做的是與源自西方的歪曲性評價體系不斷開展鬥爭。我們尤其要在鬥爭方法上不斷與時俱進,幫助人們建立起在複雜輿論環境下辨認事實的強大能力。 

  事實勝於雄辯,中國主流社會現在站在事實一邊,也有部分人更多依靠雄辯。後者徹底搞亂中國社會洞察力的機會是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