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攜手並進共創輝煌 高層互動引領中德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9 09:24:34  


 
  人文交流夯實中德關係民意基礎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日益增多的人文交流有助於夯實兩國關係發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26日上午,李克強不僅見到久未謀面的老朋友多爾德,還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6張拍攝於23年前的老照片。

  1990年秋,李克強率領中國青年代表團訪問德國,當時就是多爾德等人接待了代表團一行,而照片拍的就是當年中德青年友好交流時的情形。

  憶往昔,李克強說,年輕時代的朋友是記憶深刻、難以忘記的。未來屬於年輕人,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未來,要花更多力量推進中德青年交流,讓中德友誼的種子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著眼於兩國關係的可持續發展,在李克強訪德期間,雙方決定開展中德“萬名中小學生交流項目”。

  掌握一種語言就掌握了打開一國文化之門的鑰匙。26日,李克強和默克爾共同宣布啟動中德語言年,拉開了兩國又一重大人文交流活動的序幕。而就在四個多月前,中國在德國舉辦“中國文化年”活動才剛剛落下帷幕。

  目前,德國已有60多所高校、230多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建立了17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中國有98所高校和約120所中小學教授德語,建立了13所歌德課堂。

  可以料想,隨著語言年活動的推進,會有越來越多的兩國民眾尤其是青年,掌握了解彼此文化的鑰匙,中德這兩個偉大國家之間的溝通交往也將變得更加寬廣通暢。

  中德關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展望未來,中德關係一定會在新的起點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而譜寫出兩國共同發展新的輝煌篇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