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專家:中國軍機產能全球居首 將趕超美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2 16:03:34  


殲-10戰鬥機
 
  本世紀初,中國又向俄羅斯訂購了76架蘇-30MKK和25架蘇-30MK2(後者用於裝備海軍航空兵)多用途戰鬥機。從2012年起,中方又開始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自行生產殲-16戰機(蘇-30的仿製品)。目前,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總共裝備有240至300架蘇-27/殲-11(至少裝備了13個航空團)和不少於110架的蘇-30/殲-16(至少裝備6個航空團)。隨著更多的殲-11和殲-16不斷走下生產線,上述數字還在快速提高。這樣以來,就第四代重型戰鬥機的裝備數量來說,中國將有望在最近幾年內超越美國和俄羅斯,躍居全球首位,同時,中方裝備的還多是裝備時間不長的新機。

  與此同時,中國還在不斷研製和生產新型戰機,來充實由蘇-27系列戰機組成的重型戰鬥機群。在此首先要提及的是殲-15型艦載戰鬥機。該機仿制自從烏克蘭購買的T-10K。目前,已有兩架殲-15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進行起降測試。中國曾嘗試著對俄羅斯的蘇-33艦載戰鬥機(其原型機正是T-10K)進行仿制,但俄羅斯以中國計劃採購的數量不足為由拒絕出售蘇-33。俄中在最新型的蘇-35S戰機交易方面也遭遇了相似的局面。中國最初只希望購買4架蘇-35,而俄方能夠接受的數量則是48架。最終,雙方將蘇-35的銷售數量敲定為24架。顯而易見,中國人除了將仿制戰機本身外,還將對其配備的新型發動機進行複制。中方目前在航空發動機研製方面仍需解決大量問題。

  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現在還開始批量裝備國產的殲-10輕型戰鬥機。該機以以色列研發的“幼獅”(其基礎為美國的F-16)為藍本研製,但運用了大量的俄羅斯技術。目前,中國已有8或9個航空團裝備了殲-10,總量為150—200架。目前,該機仍在生產,並且已推出了新的改進型號。或許,中方今後還有可能推出艦載型的殲-10。

  中國目前正在測試的殲-20和殲-31型戰鬥機引起了國外各方的密切關注。從外形上判斷,這兩種戰機均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前者與F-22相當,後者對應的則是F-35。在此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在第四代發動機的研製上還未取到完全成功,同時,其國產航空電子設備的水平也未必能夠完全達到第五代戰機的標準。這兩種戰機的前景現在仍不明朗。從另一方面來說,美國人的經驗表明,如果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評判,F-22和F-35都是存在巨大瑕疵的。因此,對中國來說,2000架的第四代戰機應該足夠了(在8—10年後將達到這一數字)。屆時,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戰鬥機數量將躍居全球首位。美國F/A-18E/F和F-35的產量目前還無法彌補F-15、F-16和早期型號的F/A-18的退役數量。對俄羅斯來說,蘇-35S的裝備速度同樣無法彌補蘇-27和米格-29退役造成的空缺。即使等到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T-50開始服役,上述局面也無法改觀。中國裝備的戰鬥機不但會在數量上超越美俄,而且在質量上也不會處於下風。此外,中國戰機的實際服役時間還將明顯低於美俄兩國。事實上,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將中國空軍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印度和台灣)的空軍進行比較已經是毫無意義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