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廣州檢出31批次鎘大米 食品安全再爆隱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2 09:51:26  


  中評社北京5月22日電/近期廣州市查出了一批鎘超標大米和米製品。昨天廣州市食安辦通報,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5月20日,市長陳建華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並作出指示:食品安全事關百姓身體健康,要高度重視,絕不含糊。對已經查明的問題大米要全部下架封存並處理,決不能讓問題大米流向市民餐桌,而且要研究加強監管的機制和措施,盡最大能力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

  廣州日報報道,昨天,副市長貢兒珍專題召開廣州市食安委相關成員單位工作會議,研究米及米製品監管措施,她要求繼續做好以下四點工作,確保廣州市大米質量的整體安全:

  一是對餐飲環節查獲的問題大米要全部下架封存,查清來源,依法處理。嚴防問題大米流回市場,確保市民飲食安全。

  二是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制度,落實溯源監管。為確保廣州市大米供應安全,廣州市範圍內米和米製品必須出具鎘的檢測合格報告,才能上架經營或使用。生產經營者對未經檢測的米和米製品要主動送檢,未能出具合格報告的一律作下架處理。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各項監管制度,監督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米和米製品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台賬登記制度,確保來源清晰、可追溯。同時暢通市民舉報投訴渠道,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三是進一步強化監管抽檢和風險監測預警。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供穗食品的監督和抽檢力度,確保廣州市食品供應的質量和安全;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堅決落實大米等重點食品品種的風險監測和評估,確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來源並及時預警,提高事前防範能力。

  四是進一步強化信息發布機制。嚴格執行報告制度,及時公布食品監管的檢測、評估和處理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引導市民健康飲食,讓廣大市民食得安全、食得放心。

  廣東全省全面摸查大米質量安全現狀

  大米抽檢不合格名單公布

  今年有關媒體報道湖南問題大米流入廣東省的問題,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部署各地各部門開展大米專項檢查行動,對重點地區進行了督導檢查,省質監局、工商局、糧食局組織對大米獲證生產企業、大型糧食批發市場、糧庫等進行了抽檢,全面摸查了大米加工、流通、儲備等各環節質量安全現狀。

  大米合格率超過九成

  廣東省質監局組織對全省618家(目前全省共有729家大米獲證生產加工企業,其中111家停產)大米生產加工企業成品庫房中的大米產品進行抽樣,開展重金屬鎘含量項目的檢驗,共抽檢大米成品762批次,合格751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為98.6%,不合格大米成品原料來自外省和本省部分地區。

  省工商局共組織抽檢大米342批次,其中重金屬鎘含量項目合格322批次,不合格20批次,合格率為94.2%,不合格大米來自外省和我省部分地區。

  省糧食局組織對庫存糧食進行抽樣檢驗,全省共抽樣473批次,重金屬鎘含量等衛生指標全部合格。

  從重查處食品安全案

  省食安辦要求,各有關監管部門對摸查中發現的問題堅決查處,做好後續處理工作。今年,本省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將米及米製品列為排查重點品種。同時,為建立糧食管理的長效機制,本省正在組織研究進一步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管措施的指導意見,加大監管力度,深入開展糧食質量安全抽檢和治理整頓,依法從嚴從重查處糧食質量安全案件,嚴厲打擊糧食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糧食質量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