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媒:美對華是防範 不是遏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6 00:27:52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最近幾年中國學者經常表示,美國向亞洲“轉向”是其遏制大戰略的一環。中國媒體也常刊文,認為美國對華實施遏制戰略,就像冷戰時期對蘇聯那樣。偶爾有美國學者提醒華盛頓不要搞遏制,這顯然增加了類似指責的可信度。但另一方面,美國決策者一直否認遏制說。實際上,華盛頓許多人士堅稱,對華關係是接觸,並在包括貿易、防擴散和全球治理的多個領域取得高度成功。

  問題是,如何理解雙方觀點之間的脫節。若考慮到美國一直在制定遠更微妙的對華政策,而非簡單的遏制,這也就不難解釋了。更確切地講,美國的對華策略是防範。其實,地區不少國家(如日本、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的對華政策都是如此。

  日本《外交學者》5月13日文章稱,“防範”指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採取截然相反的政策以分散風險。在國際關係上,表現為同時奉行彼此矛盾的兩種政策,即制衡和接觸:通過制衡——維持強大軍力、構築並加強聯盟——做最壞的打算;同時,通過接觸———構建貿易網絡、增加外交聯繫並創造有約束力的多邊框架——做最好的打算。美國對中國的所作所為無疑符合這兩個極端。

  為何華盛頓要對北京採取如此政策?從根本上講,它源自不確定性——不清楚對方意圖,因此難以制定對策。這種不確定性一定程度上存在於所有國家之間,那為何單單要對中國進行防範?

  首先,中國正在崛起。其崛起過程尚未結束,這意味著無人(包括中國自己)知道其投射力量的真正潛力。這種不確定性是結構性的,必然與權力及外界覺得北京最終擁有多少權力和影響力有關。其次,沒人知道中國將如何運用其日益增強的力量。實際上,南海和東海危機期間,地區國家一直試圖把握中國在多大程度上願動用武力維護自己的主張。沒人知道北京願意走多遠。此外,中國的政體類型也給外界增加瞭解讀的難度,其外交決策體系不太透明。

  顯然,華盛頓採用防範戰略表明它尚未確定中國是否構成威脅。美決策者目前沒把握該走哪條路。對北京而言,防範要好于遏制,因為不必採取守勢。他們可通過重拾上世紀90年代的軟外交來說服美國和地區國家相信其友善意圖。若解放軍繼續發佈白皮書的傳統並不斷增加透明度,將大大有助于平息外界畏懼。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