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環球:華為心胸已然大 美國心胸不該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6 06:42:34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一個人的心大很重要,企業亦如此,國家概莫能外。一向低調、幾乎從不接受媒體採訪的華為公司老總任正非不久前在新西蘭破了例,袒露了心聲。他說,華為是一家全球化公司,不能用國際化來理解華為。國際化是以中國人為中心,把中國人往外派。全球化的定義則是哪個地方的資源和能力最強,華為就把能力中心建在哪裡。這個能力中心管理全球業務,包括中國。

  環球時報刊登評論員文章稱,對華為這樣的自我定位,中國人已能理解,並且支持。華為公司的業務遍及世界,參與在不同國家的激烈競爭。對於這些競爭,各國政府在涉及本國公司時,難免會有些偏心,但也大多會有所克制。這畢竟是很難對大規則做公開違背的時代。

  美國是全球頭號經濟體,也曾是上世紀世界自由貿易原則最強有力的推動者。但美國恰恰成為華為推不開的最沉重的一道門。華為在美國基礎網絡的市場份額幾乎是零。

  不是華為的產品不夠先進,競爭不過美國的同類公司思科,而是美國政府排除了二者在美國市場上競爭的可能性。美國政府提出的理由是華為有可能威脅美國信息安全,在跨越一國市場的門檻時被這樣的政治杠杆驅逐,中國公司在美國的這種遭遇最多。

  華為不被允許在美國賣設備,但美國社會對信息安全的“恐懼”一點也沒減少。全世界接納了華為的國家都同樣重視信息安全,這一基本判斷讓人懷疑美國以“安全”為由阻止華為進入的真誠性。當然,美國政府這樣做,也同時為華為做了全球廣告。世界都更加確信了華為的先進性和競爭力。很多人質疑是思科害怕輸給華為,而搬出美國政府當盾牌。

  如此強大的美國,無論“懼怕”華為的什麼,都是不應該的。華為就是通訊設備製造商,美國在向它開放市場的同時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能力應是全球最強的。美國公司與華為正面競爭的能力也應最有底氣。

  美國的能力並沒有輸,但美國的自信在華為面前動搖了,它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華為在全球市場上的成長最終還是會挑戰美國公司,但在當下把它擋在美國市場之外,這至少可以讓美國人“眼不見心不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