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製造會搶中國工人飯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5 00:04:14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谷歌眼鏡”已確定在美國生產,蘋果也將把Mac的生產轉回美國……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外包浪潮後,如今美國正悄悄上演“製造業的復興”。這對最初靠加工貿易起家的深圳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深圳代工業是否很受傷?

  “谷歌眼鏡”美國造

  富士康欲往美擴張?

  羊城晚報報道,谷歌日前宣佈,谷歌可穿戴計算產品“谷歌眼鏡”,將在硅穀進行生產。這無疑是對“電子製造業重返美國本土”這一呼聲的響亮回應。瞭解谷歌計劃的人士稱,這家搜索巨頭正與鴻海精密(注:富士康是鴻海在大陸的主要製造基地)合作,在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的一處工廠組裝這款科幻意味十足的“谷歌眼鏡”。

  “谷歌眼鏡”要在加州生產,呼應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確保“下一波製造業的革命誕生在美國”的主張。此前,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也透露,今年將把現有Mac產品線其中一條全部放到美國生產,他希望新Mac項目能推動其他公司將製造業搬回美國。

  美國科技博客AppleInsider稱,儘管蘋果將Mac生產移向美國本土,但主要的代工生產商可能仍是台灣的富士康而非美國當地公司,實際上富士康正計劃向美國擴展業務,但這目前只是一個猜測。記者日前就此事採訪富士康,但富士康方面以問題涉及客戶和產品為由,拒絕記者的採訪要求,極符合富士康一貫的神秘風格。

  美國製造要“雄起”

  比亞迪在加州開廠

  其實,在蘋果、“谷歌眼鏡”加入“製造業回流美國”這場大合唱之前,以通用電氣為代表的一些美國公司,已經將一些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回美國。

  種種跡象表明,奧巴馬政府的“再工業化”計劃,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穫。

  金融危機迫使美國製造業加速轉型。轉型後的美國製造業,在智能機械應用、新材料革命、能源獨立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競爭力。從2009年到2012年,奧巴馬政府先後推出了“購買美國貨”、《製造業促進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計劃”、“內保就業促進倡議”等多項政策,幫助美國製造業復興,並逐漸體現出了政策效果,2011年美國製造業新增就業崗位23.7萬,製造業投資恢復明顯。

  美國不但吸引了本國製造業回流,廣闊的市場也吸引著中國製造業前往投資設廠。

  深圳本土知名企業比亞迪,去年底宣佈在美國加州建立首個海外全資的大巴工廠。今年3月,比亞迪正式在美國宣佈將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蘭開斯特建立工廠。這個離洛杉磯只有100公里左右的工廠,將生產比亞迪推出的K9純電動大巴,供應美國及美洲市場。

  不怕人力成本高

  老美的錢不難賺

  “加州的空氣質量政策引領全世界,電動汽車、電動巴士的應用,容易幫助實現這樣的空氣質量目標。”比亞迪海外事業部一位負責人表示,比亞迪在加州蘭開斯特生產純電動巴士,有利於增強比亞迪的競爭力。根據美國相關規定,用聯邦資金購買的車輛,必須在美國組裝,其60%的部件也須在美國生產。

  據悉,比亞迪加州新廠的管理團隊和員工將從當地聘請,部分生產線和模具則引自國內。比亞迪到美國設廠,無疑會使人力成本大幅提高。不過,負責人稱:“在美國生產的巴士,售價也較高。”

  據瞭解,比亞迪K9的售價可能高達55—60萬美元(約350萬人民幣),目前已經收到了來自美國機構的不少訂單,如斯坦福大學、洛杉磯國際機場,最近又收到來自美國長灘市的價值1400萬美元(約9000萬人民幣)的訂單。

  比亞迪其實並沒有從頭建一個新工廠,而是購買了一座在蘭開斯特已經空置多年的老工廠,這樣可以保證迅速投產。按其計劃,加州工廠2014年預計生產50輛至100輛K9,到2015年,預計年產500輛以上。

  據瞭解,到2015年,美國電動車保有量將達100萬輛。分析人士認為,對比亞迪來說,美國電動車市場將是一塊不可小覷的蛋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