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政策難治頑疾
此次降息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歐元在匯率市場迅速作出反應。尤其是德拉吉“歐洲央行已為存款負利率做好技術上準備”這一表態,導致歐元被市場大幅拋售,歐元對美元匯率盤中跳漲後暴跌,一度下跌0.75%至1.30。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此次降息將幫助歐元區銀行每年減少約25億歐元的融資成本,但是能否真正推動實體經濟復甦,市場並不看好,此次降息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
“寬鬆政策是不能讓歐洲經濟擺脫危機走向復甦的,但是如果歐盟不這麼做會更糟。”孫立堅表示,國際市場一致認為歐洲央行政策太保守,應該要學習美國和日本的做法。量化寬鬆政策所帶來的流動性有時候會神奇地帶來資本價格的復甦、歐元的貶值、股票的反彈,會帶來一些短暫的利好。但是,歐洲應該清醒認識到,必須還要採取其它的手段來改變經濟。因此,歐洲需要的是技術創新,要加速歐洲市場的一體化進程,打破貿易保護主義,讓勞動要素能夠流動起來,進行金融財政改革這些結構性的調整。
此外,孫立堅認為,今後市場上的貨幣將更多,流動性也會更嚴重,在實體經濟還沒有復甦的時候,大量熱錢可能再去炒黃金等稀缺資源,黃金價格可能還會再漲。
中國不能隨“歐”起舞
“歐元降息的影響,中國肯定首當其衝。”孫立堅認為,歐洲央行降息將給人民幣升值帶來更大壓力。由於受到資本賬戶管制,人民幣還不是國際貨幣,所以外幣可以兌換人民幣,人民幣卻不能自由兌換外幣,大量熱錢湧入將增大兌換人民幣的需求,人民幣升值壓力就急劇膨脹。如果人民幣被迫升值過快,就會影響到中國企業出口競爭力,那麼企業利潤就會下滑,從而導致企業投資意願下降,企業的產業資本就會投入到樓市股市這些賺錢快的投資之中,中國就會出現產業空心化和資產泡沫化問題,產業資本離開實體經濟舞台的問題就會變的更為嚴重。
面對有可能來勢汹汹的熱錢,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呢?孫立堅表示,中國決不能也進行量化寬鬆,因為人民幣還沒有國際化,資本賬戶還沒有開放,這樣做是不損人卻害了自己。關鍵是要加快多渠道金融體系的建設,如果金融體系能夠很好地多元化發展的話,今天流進來的洪水就不會集中在房地產或者所謂的影子銀行業務當中,而是很均勻地分流到各個金融市場和產品上面,這樣就不容易形成泡沫。此外,我們還要加快企業的轉型,加強對國內消費者服務產品的設計。如果這些都做好的話,人民幣就可以放開管控讓它自由升值。人民幣升值相當於築起了一個防洪堤,熱錢湧入中國將付出更高的代價才能享受人民幣投資渠道,當熱錢反覆衡量人民幣資產後覺得太貴了,資金泛濫對中國的衝擊自然就能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