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楊念祖答中評:評估新戰機需求要有遠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30 09:52:48  


楊念祖演講指兩岸關系“政先軍後”。 中評社記者 余東輝攝
 
  楊念祖稱,台灣從來沒有低估北京方面動武的能力和可能訴諸武力的意圖,但台灣沒法投入大量資源與北京展開軍力競賽,兩岸軍力失衡已有多年,因此強調發展不對稱戰力。

  楊念祖透露,上周進行的漢光29號年度演習,進行了新發展的不對稱戰力的演練,以後還會在日常演練中投入更大努力在不對稱戰力上。

  政治互信優先於軍事互信   

  關於兩岸軍事信心建設措施(CBM),楊念祖說,現在兩岸沒有任何官方的軌道談CBM,但台灣內部有研究小組,研判如果北京提出相關措施的應對辦法,並與熟悉北京學界想法的台灣學界經常溝通,但台灣政府的觀點是,除非政治難題得到解決,或實現政治解決方案,否則軍事信心措施建設是無法實現的。他說,軍事與政治,當然是政治在先,高層談的是政治問題,軍人是聽政治領導的,沒有政治人物的決定,軍隊不可能自己決定去做什麼。

  馬英九在紀念“辜汪會談”二十周年講話中強調一個中國,不推動一中一台;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認為兩岸和平發展已觸碰政治難題。在接受媒體訪談時,中評社記者問楊念祖:兩岸和平發展是否也是保證台灣安全的一部分?楊念祖表示,現在兩岸和平發展、和平互動做得不錯,“什麼是政治對話?我們隔空對話已經幾十年了,各自解讀嘛。如果雙方碰到一起還是各說各話,還不如留有各自的空間。現在已經製造了一個空間,九二共識就是一個空間。”

  楊念祖表示,大家從經驗教訓中去學習什麼該講,什麼不該講,這是增進互信的過程;所有的努力都應當是增進互信,而不是失信於對方;不是非要站在鏡頭前兩人握手進行政治對話,才代表解決問題的辦法,務實才是較好的發展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