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觀察:馬政府濫用裁量權 助兩岸共同保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1 01:17:39  


全家福號(右)受日艦水柱攻擊,海巡署中間幫忙擋水。(海巡署提供)
  中評社台北5月1日電(記者 李文輝分析報道)台灣政府在《台日漁業協議》簽署前夕,策略性節制保釣船奏效,迄今協議即將生效,“全家福號”仍陷於扣照訴願泥淖,動彈不得,對於類似案件,過去多以罰款了之,主管機關捨此不圖,反而運用裁量權,殺雞儆猴,固圖一時方便,卻迫使台灣保釣行動,更向大陸傾斜。

  過去兩岸為維持和日本表面和諧,在釣魚台問題上,採取“擱置爭議”手段,如今《台日漁業協議》生效在即,台灣宣稱將保障漁民進入釣魚台12海浬捕魚;日相恫嚇不准外人登島;大陸實際進入12海浬驅趕日本右派激進份子,三方各有盤算。

  台灣海巡署高層日前在釣魚台列嶼論壇座談會上強調,台灣基本政策非常清楚,只要是合法出海、捕撈作業的漁船,公務船就有責任保護,無論是在釣魚台周邊12海浬或在其他暫定執法線水域作業,海巡署隨時都會保障台灣漁船順利捕撈作業。

  但是,對於保釣團體,政策也非常清楚,首先,是要合法出海捕撈的漁船,第二點要考慮,有沒有影響、違背到整個台灣的安全利益,第三點,要考慮到船出去,會不會發生衝撞、或造成生命、財產安全等考慮,還有第四點,船出去,是不是都合乎規定,有個人證照、適航證書、通訊設備,最重要一點,要從事捕撈魚類行為,都符合才可以,不然違法。

  “全家福號”就是在如此吹毛求疵下,成了犧牲品,然而,在後漁業協議時期,台灣面臨的困境是,一旦保釣船全般合法出海,海巡署要保護到什麼程度?大陸海監船既可驅離日本右翼份子,當然更可以保護台灣保釣船,“登島”與否,將考驗兩岸加日本三方的智慧。

  李光耀公共政策特聘客座教授、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也說,日本想用《台日漁業協議》影響兩岸政策,卻發現自己才是最大輸家,而且代替台灣,成了中美之間最大籌碼。因為漁業協議,台灣拿到漁權、也拿到漁政權,台灣漁民進釣魚台海域捕魚,大陸漁船跟著進去要不要抓,成了大哉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