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建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有助於提升台灣發展環境與競爭力。
馬英九日前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對競爭力與經濟發展影響深遠;要以自由化、國際化及前瞻性為核心理念,致力提升人員、商品及資金自由流動;“政府”必須展現追求自由化的決心,不僅要吸引外國企業來台投資,更要幫助台灣產業升級與轉型,最重要的是創造就業並接軌國際,創造台灣經濟成長及產業結構優化的新動能。
眾所周知,台灣是一個缺乏資源與腹地的淺碟型島嶼經濟。這嚴重制約著台灣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對缺乏資源與腹地的淺碟型經濟而言,在世界經濟叢林中,率先成為自由經貿區,借助實行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便利的經貿政策措施,可以政策方面的優勢來彌補其他方面的劣勢,從而創造相對於其他經濟體在善用世界資源與世界市場來發展自身方面的競爭優勢,並明顯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例如,貿易自由化可以創造貿易的機會,並改善貿易環境;投資自由化可以創造投資機會,並改善投資環境。香港、新加坡就是這種典型的自由經貿區。
事實上,自由經貿區是世界經濟全球化與自由化過程中出現的階段性產物,幾百年來,自由經貿區在世界各地的成功發展,根本原因就在於自由經貿區的基本精神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與經貿活動自由化的發展潮流,主動提供了更多的貿易與投資機會,並改善了經濟發展環境。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與經貿活動自由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設立各種類型的自由經貿區作為分享全球自由經貿活動利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手段。這可以從當今世界自由經貿區的廣泛、眾多和形式不斷創新得到證明。
其三,建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有助於台灣整合世界資源與市場。
馬英九日前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是經濟自由化的先行先試區,有助於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以創造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條件。
事實上,由於各經濟體的社會政治經濟條件、自由經貿區本身條件與面臨的發展環境千差萬別,各自由經貿區的具體目標、功能與發展形態也有所不同。但建立自由經貿區的最終目的無不在於通過實行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便利的經貿政策措施,促進本經濟體積極穩妥地參與經濟全球化與經貿活動自由化,通過自由經貿區對貨物與服務等商品以及對資本、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吸納和擴散功能,在經濟發展中起到“橋樑”、“基地”與“增長極”的作用,從而帶動當地和鄰近地區經濟的快速成長。
近20年來,台灣經濟體一方面受制於自身缺乏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與腹地,另一方面又因內外部種種因素(WTO等全球多邊經貿體制推進經貿活動自由化進展緩慢、不正常的兩岸政治經濟關係狀態、台灣內部多元化的政治經濟生態)的制約,在通過全球一體化機制與區域一體化機制整合世界資源與市場方面進展緩慢,結果進入了低速甚至停滯的發展狀態。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也因此而落空。自2008年國民黨再次執政台灣以來,兩岸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實現了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並逐步推進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與經貿活動的自由化。但因兩岸關係的複雜性與互信的不足,加之兩岸經濟發展差異性與台灣內部政治經濟生態的約束,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與經貿活動的自由化進展緩慢。這不利於在整合世界資源與市場方面已經明顯落後的台灣的經濟發展。
一個重要的突破途徑就是,以局部區域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進而以全台灣自由經貿區的方式,率先單邊自主地實行經貿活動自由化政策措施,主動地向全世界開放,主動地擁抱全世界,成為世界資源與世界市場的一個彙聚窪地,從而達到整合世界資源與市場以發展自身的目的,也為將來整個台灣經濟體與其他經濟體之間進行經貿活動自由化探索經驗,奠定基礎與動力。
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
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影響
台灣建設自由經濟示範區,將衍生一系列的兩岸經貿活動,並有助於推進兩岸經貿活動正常化與自由化。
如前所述,由於兩岸關係的複雜性與互信的不足,加之兩岸經濟發展差異性與台灣內部政治經濟生態的約束,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與經貿活動的自由化進展緩慢。而眾所周知,進展緩慢的主要因素就在於台灣方面基於對大陸不信任而採取保守主義與歧視性做法。通過建設自由經濟示範區,台灣方面有可能在其自由經濟示範區內率先實行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便利的大陸經貿政策措施,包括貨品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甚至金融活動自由化等經貿活動自由化政策措施。因為,在局部區域的開放政策所產生的負面衝擊與影響通常是有限的,並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台灣當局果真在其自由經濟示範區先行先試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便利的大陸經貿政策措施,那麼,一方面這些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便利的大陸經貿政策措施可能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相應衍生一系列的兩岸經貿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先行先試,可以為將來在整個台灣層面實行這些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便利的大陸經貿政策措施探索經驗,累積互信,從而有助於加速通過ECFA等兩岸雙邊協議所推進的兩岸整體層面的經貿活動正常化與自由化的進程。
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
對台灣海峽西岸地區的影響
台灣建設自由經濟示範區,雖然不會對台灣海峽西岸的整個大陸產生明顯的衝擊與影響,但不可避免地將與海峽西岸地區特別是廈門經濟特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形成競合態勢,需要及時因應,並促使協同發展。
眾所周知,海峽西岸地區的廈門經濟特區與平潭綜合實驗區也在經貿活動的一些領域推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化政策措施(例如:保稅區、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以及產業投資與金融活動方面的一些自由化政策措施)。如今海峽兩岸在毗鄰的局部區域單方面推行經貿活動自由化政策措施,雖然長期上看有助於推進兩岸整體層面的經貿活動正常化與自由化進程,但對於兩岸臨近的這些局部區域而言,毫無疑問首先將會在一些相同領域形成一定程度的競爭性態勢。競爭性態勢具體如何,要看兩岸在這些區域實行的自由化政策措施的相似性而定。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在經濟腹地方面雖然明顯遜於廈門經濟特區與平潭綜合實驗區,但從目前這些區域的自由化領域與程度來看,廈門經濟特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的自由化領域不寬,程度不高,不利於與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競爭。因此,廈門經濟特區、平潭綜合實驗區宜考慮進一步推進經貿活動自由化的領域與程度。
另一方面,兩岸這些局部區域因率先實行經貿活動自由化政策措施,在形成一定競爭性態勢的同時,如果彼此相互開放,也將會創造出一些新的合作機會,包括貿易合作、投資合作、金融合作,並衍生相關產業合作。因此,兩岸當局有關方面宜進行必要的溝通與協調,促進兩岸這些局部區域經濟的對接、合作與協同發展。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5月號,總第18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