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專家:國際社會不要再給朝鮮台階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4 14:30:21  


 
  然後還有保住政權本身的問題。只是拋棄金正日那種獨斷、任性的統治風格還不夠,還要系統性地重建一台制度機器,以支撐一個陌生的、未經受考驗的新太陽神的統治。因此,勞動黨的形象重新浮現,政府在躊躇中開始回歸一種更“科學”或務實的共產主義經濟規劃。
 
  近日在最高層發生的一些人事變動就是出於保護政權的需要。當年在金正日的送葬隊列中,和金正恩一起站在靈柩旁的七個人,有三人(次帥李英浩[Ri Yong-ho];武力部部長金永春[Kim Yong-chun];秘密警察負責人禹東測[U Tong-chuk])的政治前途已經陷入嚴重危機:降級、失勢,至於李英浩則是失蹤,有可能已經死亡。他們都是軍方人士,這令旁觀的外國人不禁猜想,是據稱在朝鮮內部長期對峙的強硬派與溫和派鬥爭的結果。更可信的猜想是,這些變化表明勞動黨在重新奪回對軍隊,以及對安全機關的控制權。畢竟,一個獨裁王朝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一支有自己想法的半獨立的軍隊。
 
  文章說,朝鮮煽動危機是有國際目的的。但平壤的核武恫嚇同時也是一種精心控制的策略,旨在加強年輕統帥在國內的權威和正統性。朝鮮的官方媒體已經開始稱他為“受尊敬與愛戴的領袖”。考慮到平壤政宣工作的奧威爾式邏輯,這個稱號是一種強烈暗示,表明這位年幼的君王在自己的土地上既不受愛戴也不受尊敬。眼下的核武大戲就是要改變這個局面。
 
  這也正是為什麼西方國家政府不能衝動地去通過高層談判緩解和平壤的緊張關係。因為這樣的外交盛事必定會在朝鮮國內大肆宣揚,說成是外國敵人的知難而退,這樣一場勝利將讓受尊敬與愛戴的領袖金正恩正式登上領袖的神壇。不能送他這份大禮。事實上應該什麼都不做,不要把他日思夜想的國際地位拱手送給他。
 
  文章最後說,西方領導人也不要再去幫這個政權找台階下。幾十年來,它已經意識到自己可以隨時以很小的代價去挑釁,這讓朝鮮領導者在試探外國時胃口越來越大。讓平壤知道挑釁可能是要帶來損失的,可能會破壞政權的穩定,也許平壤就會改變它的計劃。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這都能遏制朝鮮的國際軍事訛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