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京媒:打通財產“申報”和“公示”是大勢所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6 09:33:05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據報道,法國政府宣布15日公布38名內閣成員的銀行存款和房產清單,這是法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在此之前只有法國總統需要公布財產,法國文化對個人隱私權的看重在官員財產方面表現得“一視同仁”。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法國這次財產公示的改革遭遇很大阻力。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推動官員財產申報也遇到強大抵制,普京不得不把申報財產的最後期限從今年4月1日推遲到7月1日。俄法都有官員宣稱如果必須申報財產,他們將“退出政壇”。

  然而俄法的財產申報和公示畢竟還是往前推進了,它們的效果有待驗證,但其影響、尤其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已在不斷發酵。中國輿論對官員財產公示的要求這幾年越來越強烈,很多人自然都會說:看看,俄羅斯、法國都做了,為什麼我們不能做?

  其實在制度建設上,國家之間只能參照和學習,移植和照搬很難成功。但官員財產公示已在中國輿論中確立全面的“政治正確性”,與追求這個目標即使節奏不一致的解釋都會被認為是反其道而行之,並因此而不被接受。 

  中國輿論目前對“財產申報”和“財產公開”區別的認識模糊不清,對國家在官員財產申報領域的不斷推進了解很少。很多人對各國官員財產申報和公示的推行情況有著很概念化的看法,以為大多數國家都搞了官員財產公示,而且效果很好。 

  中國需要恢復圍繞官員財產申報和公示的理性討論環境,使公眾了解這一巨大廉政工程不會一夜之間完成,同時了解中國並非在原地踏步,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目前正處於從建立走向嚴格執行的逐漸完善進程中。 

  目前輿論對財產公示的要求最突出,但這裡的確存在“誰公示”和“向誰公示”的現實問題。它在新推出官員財產公示的國家都是難題。對它的認真研究和討論不應被衝動的網絡口號取而代之。 

  對於所有這一切,官方都宜採取正面回應的坦然態度,而不應回避之。現在官方對“公示”的輿論壓力暫時報之以沉默,具體官員在受到這類詰問時,往往以“如果有指示,我個人願意公示財產”作為回答,這帶來“為什麼不下這種指示”的進一步質疑。 

  我們認為,將官員財產“申報”和“公示”最終打通是中國政治發展的大勢所趨,圍繞它不應再有任何立場上的猶豫。在這個基礎上,官方應勇於面對問題的艱難和複雜,針對社會的爭論和預期,做出一些關鍵性的釐清。 

  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官方應向公眾全面說明目前財產申報制度的執行情況,以及它的未來指向,它同財產公示是什麼樣的銜接關係。在這當中官方應明確對“財產公示”的態度,並盡快制定、並向全社會公布打通“申報”和“公示”的路線圖及時間表。 

  這樣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是中國廉政建設的真實需求,及早制定並公布它們,是對公眾預期的尊重,也會斷了一些人對財產公示有可能慢慢擱置的另一種預期。一旦有路線圖和時間表,和沒有它們帶給官員和全社會的感受都將截然不同。 

  公布路線圖和時間表將構成體制內外圍繞反腐敗的一次強有力溝通。這會帶來新的問題,但這些新問題都是國家遲早需要面對的。而早走這一步,獲得國家改革的主動比陷入更多被動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中國不會因為一項改革而徹底扭轉輿論形勢,輿論的緊追不舍將會發展成常態。官方需要適應輿論的“永恒壓力”,為這個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斷發動穩健有力的改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