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無論起因是什麼 朝鮮都做過了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0 08:31:46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朝鮮官方昨天呼籲在韓國的所有外國人和外國機構制定疏散方案,稱“不希望戰時誤傷”。另據國際媒體報道,朝鮮近日將試射“舞水端”新型中程彈道導彈。甚至有韓國媒體稱,朝鮮在準備第四次核試爆。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指出,朝鮮政權在使勁跺腳、敲鑼,震動了世界。儘管絕大多數分析都認為半島爆發新的戰爭“不可能”,但對戰爭危險的密集議論已經開始衝擊東北亞局勢。由於朝鮮新領導人很年輕,外界不清楚他對把握“戰爭邊緣”的遊戲是否能做到嫻熟和進退有度。很多人傾向於認為半島局勢在經歷一次特殊考驗。

  中國學者的普遍估計是,平壤不想戰爭,它的真正目標是將半島的停戰協定變成和平協定,獲得持久的安全保障。一些人認為,平壤這一次就是要把“戰爭邊緣”的遊戲做絕,讓國際社會在恐懼中正視朝鮮的“正當要求”。近日國際社會出現緊張,美韓態度有所軟化,一些分析認為局勢已經接近了轉折點。

  但朝鮮半島的危機從來就不是早就編好的現成劇本,對它的高潮各個角色毫無默契。當朝鮮這個主角做過於激烈的臨場發揮時,它的結尾就是高度不確定性的。 

  朝鮮政權對它的“核武器”表現出像對法寶一樣的看重,已經不停地把它掛在平壤高官們的口頭上。給人的印象是,“核武器”對朝鮮的鼓舞,遠遠大於它對朝鮮對手的真實威懾。 

  從道理上說,朝鮮政權應當具備看清全局並把握戰略深淺的能力。它應當知道自己這一輪表現在繼續惡化朝鮮在國際上的形象,損害它的信譽,它在透支朝鮮未來的威懾力。 

  朝鮮的國家安全沒有危急到需要它如此“不顧一切”,而朝鮮急需的國家經濟發展資源,是不太可能通過當前做法換來的。“核武器”的現代功能主要是“防身”,它不是可以用來對國際秩序實施“暴動”的工具。平壤不能對“核武器”寄予過高希望。 

  朝鮮走“戰爭邊緣”路線,最有可能的還是把自己逼上越來越不正常的道路。因為它的國際形勢日趨惡劣,國內團結嚴重依賴與外部的對抗,轉圜的難度勢必越來越大,國家開放的風險也會高得令執政者卻步。 

  中國和俄羅斯都是朝鮮寶貴的戰略夥伴,但朝鮮“大鬧”東北亞,不符合中俄的利益。中國民眾對朝鮮的好感在快速流失,很多過去在朝韓爭端中更同情平壤的中國人,如今也覺得平壤做過分了。這種情況對朝鮮的長遠國家利益決不是有利的。 

  經過反覆對抗,朝鮮和美韓實際上已經互相摸准了底牌,那就是雙方誰都沒有意願挑起第二次朝鮮戰爭。此外朝鮮的“什麼都不怕”也已得到充分展示。平壤接下來再圍繞“核武器”和戰爭做遊戲,已經沒什麼意義。 

  美韓也應當汲取教訓了,尤其是韓國。朝鮮總體上太弱,它的全面轉圜需要力量和信心。韓國只有認真幫助朝鮮鼓起轉圜的勇氣,而不是逼它“破罐子破摔”,才是有政治智慧的表現。否則韓國只能牢牢做朝鮮激進政策的“人質”。美國總向朝鮮施壓,如果壓爆了它,美國也決好不了。這是朝鮮半島是是非非的另一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