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網:在華外企尊重中國規則值得稱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9 09:30:24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7日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說,澳大利亞企業要想在中國立足並做好生意,“就要懂得中國的規則”。此話雖然是對澳大利亞企業所說,但實際上適用於對所有在華投資的外國企業。

  據新華網報道,來中國投資的外國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是企業基本的經營之道,實乃天經地義之事。跨國企業只有遵守駐在國的法律和規則,尊重當地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才是互利共贏的長久之道。

  應該說,在中國投資或銷售產品的外國企業成千上萬,多數都尊重中國的法律和市場規則。但同時也要看到,有些西方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時,仗著自己是知名品牌,無視中國的規則,或者故意實行“雙重標準”,結果損害了中國消費者的利益。

  前不久中國媒體就披露了蘋果公司利用“霸王條款”侵害中國消費者權益的事情。在輿論和消費者的雙重壓力下,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半個月後終於正式對中國的消費者道歉,並表示將改進服務措施。去年10月,北京市工商局對耐克公司開出了487萬元的罰單,就因為這家美國公司在美國銷售的一款球鞋是雙氣墊,到中國消費者手中卻成了單氣墊。

  還有,一些西方跨國大型企業的產品因質量問題而不得不“召回”國外的產品,但這些“召回”往往與銷售到中國的產品“無關”。另有一些大企業生產的食品,譬如像雀巢和美贊臣等大品牌洋奶粉,被媒體陸續曝出不少質量問題,但這些企業很少公開站出來道歉並採取措施改進質量。這恐怕與這些西方品牌的傲慢有關。

  當然,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才30多年,與有100多年市場經驗的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許多規則和法律還不夠完善,有的產品標準定得比西方的低。從這方面說,中國需要向西方學習,不斷修改和完善規則。但同時西方跨國企業如果想利用自己的強勢來鑽中國法律和市場規則的空子,用“雙重標準”來欺騙中國的消費者,顯然是短視行為,最終會失去信任,失去市場。

  因為希望看到澳大利亞企業在中國長久立足,發展更好,吉拉德總理才有這番用意頗深的告誡。其他在華企業是否也該有所深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