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俄售華蘇35或在雷達技術方面有所保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1 16:03:24  


 
  2012年10月31日,由中航工業沈飛研製的中國第五代戰機殲-31試飛成功,“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同時研製和擁有兩種第五代戰機的國家。”外媒給出這樣的評價。在這個大背景下,蘇-35這樣一款四代半戰機的引進,自然多了幾分爭論。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稱,中方有興趣引進蘇-35的原因主要在於117S發動機和IRBIS-E雷達。

  鳳凰網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29.76%的網民認為中國購買蘇-35是為了彌補自身產能不足,應急備戰;21.47%選擇“為研究其改進型發動機”。

  現在歐洲、美國廣泛裝備的都是四代戰機。蘇-35可以起到一個橋梁和跳板作用,填補我國在五代機真正服役之前的空檔期。在這點上,其意義與印度購買法國的“陣風”飛機類似。

  美國是全球第一個擁有兩種五代戰機的國家,其五代機的發展歷經坎坷。美國國防部2月22日發表聲明說,由於一架F-35聯合攻擊戰鬥機引擎發現裂痕,美軍已停飛所有這種戰鬥機。F-35是美英等國聯合研製的第五代多用途作戰飛機,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武器項目。而F-22自研製、服役以來也是麻煩不斷,因為設計缺陷已經導致四次墜毀,多次停飛。

  “F-22猛禽戰機儘管技術先進,但毛病很多。從2005年服役到現在,幾年的時間過去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都未上場,它成了最昂貴的板凳隊員。新技術和新概念離實戰應用還有比較大的距離,不能指望五代機一旦服役就能形成戰鬥力。”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著名軍事專家杜文龍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五代機所應該達到的技術狀態和指標到目前為止,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中國,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結論,都是實驗性的產品,處於探索階段。從技術和作戰效能看,研製五代機會面臨各種不可預測的風險。

  不同於蘇-27系列戰機,蘇-35戰機採用的是矢量推進技術,與之相關聯的飛機控制系統和武器系統都需要經過特殊設計。引進蘇-35對於提升中國的發動機技術和與之相關的飛控系統,都大有裨益。引進蘇-35就相當於將矢量推進發動機技術引進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