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無用”:非品牌非時裝的公益組織
廣州日報:從“例外”到“無用”,從高級成衣到高級定制,17年中,您個人經歷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馬可:30歲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誰,30歲以後是如何讓這個“我”消失。
廣州日報:您如何描繪作為設計師的自己?
馬可:從大學畢業到2000年初的十年中,我了解到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不缺乏能夠設計出時尚的,優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時裝的設計師,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裝設計師。在我的字典裡,“時裝”和“服裝”這兩個詞的含義有天壤之別。
廣州日報:此前您曾強調“無用”是一個公益組織而非品牌,也非時裝。這是為什麼?
馬可:無用既無經營策略和商品企劃,也沒有目標市場定位和營業目標,更沒有響應各種流行趨勢,創建7年還沒有開過一家專賣店,怎麼看都不像是時裝或是一個品牌。
廣州日報:您如何看待時尚產業的商業運作與公益性?
馬可:目前在中國,公益組織難以形成自己的造血能力。無用希望在此方向上做出嘗試,無用並不排斥銷售,有盈利才能把公益持久地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