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法例最高罰則是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2年,是否如民眾及律師所稱,“落藥過重”?
高永文:香港與內地法律體系不同,在普通法體系下,不可能類似內地法例量化每一罐超額奶粉的處罰標準,法官會根據每宗個案的實際情況決定具體罰款數目。
所謂監禁2年,是對嚴重走私犯罪的處罰;例如將一整個貨櫃的嬰兒奶粉,在沒有得到出口許可證的前提下偷運出境,這樣極端的情況才有可能被判入獄。
截至目前,300多宗的處罰結果顯示,從罰款500港元至5000港元不等,尚未有人因此入獄。
記者:香港政府針對限制配方粉出境的立法原意是什麼?執法時如何平衡各方訴求?這其中,包括奶粉廠商、供應商、本地家長,以及香港以外的消費者等各個不同利益群體。
高永文:去年,越來越活躍的水貨客活動嚴重破壞了香港本地的奶粉供應鏈。從供應商反饋來看,整體供應基本足夠。但零售層面的補貨制度嚴重滯後,部分商戶刻意囤貨提價銷售給水貨客,每罐奶粉的走私利潤最高峰時達到80港元。
春節前,香港政府動用公共資源,設立24小時官方熱線協助本地媽媽訂購奶粉,市場短缺情況得以舒緩。但政府補貼的模式無法無限期維持,一旦水貨活動死灰複燃,只有依靠強制立法增加走私成本。
奶粉商和內地旅客或多或少都會因為法例的實施造成不便,但相信大家會逐漸適應新法例下的實際情況,因為不了解法規而誤傷的案例會越來越少。特區政府必須優先保證本地家長的合理需求。
分流機制“隔離” 本外地需求
記者:政府有無確切的供求資料來證明香港奶粉短缺?為何不通過增加供應來同時滿足境內外消費者的需求?
高永文:去年首11個月,香港共計進口4000萬公斤的嬰兒奶粉。而在2006年至2008年,每年進口量穩定在1500公斤左右。從2008年至今,香港的人口出生率增加了0.3倍,奶粉進口量卻激增近2倍,當局有理由相信,新增流入香港的奶粉絕大部分離開了香港。
因此,整體奶粉供應量不能判斷本地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在缺乏有效分流機制的前提下,即使每年進口6000公斤奶粉,也無法確定本地家長能夠買到足夠的嬰兒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