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改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4 10:48:06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記者從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秘書處獲悉,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擬作一處修改,將“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改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新華網報道,按照大會日程,3月11日各代表團認真審議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國務院認真研究了代表們的審議意見,對方案作了一處修改,將方案“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部分(四)中的“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改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13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第四次會議經過表決,決定將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草案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

  機構改革莫爭“名”輕“實”

  新華網指出,機構改革方案塵埃落定,鐵路政企分開,整合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強化市場監管部門職能的統一性……連日來,社會各界對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改革後個別部門的名稱“物議紛然”,不少人見仁見智,提出了不同看法。

  中國人習慣認為,名不正則言不順,某個事物,往往求“名”輕“實”。對機構改革來說,叫什麼部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革後這些部門的職能是否真正轉變,是否真正消除了原來那種叠床架屋、權責不清、多頭管理的現象,真正建立起政府不越位、不缺位,該管的管好,不該管的不亂插手的“小政府、大社會”管理格局。因此,輿論與其把注意力放在名稱上,不如凝聚在政府各部門如何落實職能轉變上來。

  大部制的機構改革,歷經多年,經過前幾輪的改革,雖然有了一定的進展,但仍然暴露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不相適應的諸多弊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階段已成為共識,許多矛盾都將集中反映在新的一輪機構改革中。要推進改革,固然要理順涉及的相關部門的關係,銜接好相關的工作,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但不能因此延緩改革,對改革根本訴求討價還價。因此,與其說機構改革是把相關的政府部門作為對象,不如說機構改革為的是激發政府部門的活力,提高政府對經濟和社會的管理效能。

  我們希望,對於新一輪機構改革,不論是涉及到的改革部門,還是社會大眾,都能跳出“名頭”之爭,集中到支持推動改革方案落實,實現改革既定目標上,使大部制改革真正收到簡政放權之功,做到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切實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水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