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會:打破人事謎團 傳遞民主正能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2 09:51:22  


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胡錦濤、習近平、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克強、張德江、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在主席台就座。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日本新華僑報》3月12日載文《打破人事謎團 傳遞民主正能量》,摘要如下:

  中國“兩會”每到換屆,高層人事安排總是最大焦點,所謂“人事傳言滿天飛”。今次也不例外,不僅中外媒體持續“猜謎”,記者在現場則千方百計打聽,連許多代表、委員也在猜測,而公眾更是“霧裡看花”。人事安排成了“謎團”,考驗著中國兩會民主政治建設的進步與形象。

  人事問題神秘化是中國大陸官場的定律。人事保密是必須遵守的組織紀律。在兩會上一些被看好、可望提升或職務變動的官員或玩深沉,或打官腔,說一些不著調的大話空話,“沒有的事”、“聽組織安排”,已是常態。會場內外,各路記者死纏爛打,將相關部長、書記團團圍住,層層守候,甚至追到洗手間“探新聞”,而高官們仍守口如瓶。這些都成為中國兩會獨特的景觀。

  客觀地說,這與當今開放透明、提倡說真話的政壇新風並不協調,也使官員的親民形象打了折扣。

  與之對應是,一些境外媒體卻成了中國高層人事的“發布台”,頻頻爆料,準確度還蠻高。包括“釣魚島問題熱化,中國對日外交官料將晉升”這樣消息從日本媒體傳出,而國內媒體則一無所知或諱莫如深。

  中國官場人事神秘化,雖然有國情和政治制度的特殊性,有其一定道理,但也一直受到詬病。兩會選舉的是國家領導人,人民的公僕,讓廣大人民提前知曉候選人,讓候選人始終在人民的視野中,並獲得廣泛的民意支持,應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題中之義。

  從某種程度上說,清明政治、民主政治,應從人事公開透明做起,這也是彰顯憲法和法律精神的明智選擇。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指出,本屆兩會最重要的工作是搞好高層人事布局。尤其是人們都期望看到和了解“習李團隊”的新陣容、新形象、新政風。

  中共十八大後,“習李新政”引得滿堂喝彩。其中之一,就是倡導清明政治,公開透明,七個政治局常委的個人及家庭信息公開透明。兩會選舉和決定的國家及政府領導人候選人或擬提名人,適度提前公開,也符合這樣的原則,是一種政治自信的表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