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芮效儉:中國崛起有益周邊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7 09:58:28  


芮效儉(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美國前駐華大使、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資深中國問題專家芮效儉(Stapleton Roy)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的外交表態十分重要,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在處理對外關係時也應始終堅持這種方法。他還表示,中國的崛起有益於周邊國家,美國不希望與中國陷入戰略競爭。

  大公報報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一月底政治局學習會議上發言時表示, “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芮效儉認為,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問題表態。

  “中國領導人相當有智慧”

  芮效儉說,習近平的這種表態,最早可以見於他2012年2月15日訪美時的講話。在那次講話中,他呼籲在21世紀要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要實現這個目標,他建議中美兩國要在四個領域共同努力,即增加相互理解和戰略互信;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主要關切;努力深化互利合作;加強在國際事務和全球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

  芮效儉認為,如果中國和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在處理他們的對外關係時始終堅持這種方法,就能夠解決矛盾,中國也能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

  芮效儉說,在我看來,中國領導人相當有智慧,因為他們認識到新興大國總是容易與現有的大國發生衝突。中國需要向世界表明,他要設法避免新興國家這種發展模式並致力於和平發展。不過,中國的鄰國可能會擔心一個更強大的中國出現,並採取損害中國利益的政策。關鍵問題在於中國該如何將外交政策的表態落到實處,以解決和管理與其他國家的分歧和糾紛,確保和平發展成為可能。

  但芮效儉同時指出,在現實世界中,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兩者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如果堅持合法權益和核心利益,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互不相容時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是中國外交困境的核心問題。他說,新興大國,包括19世紀末時的美國,傳統上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和自信的民族主義,使之在處理與其他國家利益衝突時,難以找到和平解決的方法。他還提到,鄧小平解決糾紛的辦法是擱置爭議,先解決那些能解決的問題,由此來指明發展道路。

  當記者問及有人將中日釣魚島衝突以及在中國南海島嶼發生的主權糾紛歸咎於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時,芮效儉不認同這種看法。他表示,釣魚島問題是從日本東京都知事意圖購島開始惡化的,美國沒有介入到其中。美國再平衡戰略(重返亞洲)的目的,是要降低緊張局勢,而不是升高緊張局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