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兩岸在公共外交領域合作的契機
一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公共外交提供必要的前提。自2008年兩岸兩會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以來,兩岸關係出現全面、大幅改善。兩岸直接、雙向“三通”的實現,各項交流交往活動也進一步增多,兩岸迎來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的歷史機遇期。在眾多的交流合作中,尤以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最為重要和引人注目,這也為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展開公共外交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形勢下,公共外交將為兩岸在國際社會的合作共贏開闢出一條新的通路,其前景將是十分美好的。
二是全球化和網路信息時代為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公共外交提供重要的條件。由於全球化進程的深入發展,各國和地區之間的人員、貨物、資金等來往與流動加速,這為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公共外交提供重要的社會經濟條件。此外,網路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不僅使官方主導的公共外交信息傳遞與活動趨於便捷,也使非政府組織在利用網路進行活動有了更大的靈活性3,而網路社群加速形成與發展使更多公眾關注和投入公共外交活動。近幾年來,兩岸網路社群發展較快,並對兩岸公民社會的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為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公共外交增添了新的管道與動力。
三是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為兩岸在國際社會利用公共外交弘揚中華文化提供合作的契機。新世紀以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其創造出的經濟價值之大,成為世界各國和地區難以忽視的新興行業。文化創意產業既是一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其對外傳播自身文化和價值觀,提高國際形象和增強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路徑。鑒於文化創意產業在世界範圍內蓬勃興起,以及兩岸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兩岸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依託,利用公共外交等方式合作發展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並將其推向全世界,這不僅會讓兩岸在經濟上實現互利雙贏,而且還可使兩岸通過共同合作與共同創造,為推廣和弘揚中華文化、提高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做出重要貢獻。
四是大陸積極宣導與推動公共外交有助於吸納台灣社會各屆人士參與其中,必將使兩岸同心協力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創出更新的局面。近幾年來,大陸在公共外交方面著力較多④,大陸民眾對政府的外交政策與行為有了更多的瞭解和支持,也使許多民眾參與公共外交活動,為中國國家形象的提升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是兩岸人民的中國,中國國家形象的提升有助於兩岸人民在國際間地位的提高。因此,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大陸積極宣導的公共外交必然需要台灣社會各屆人士的支持和參與,這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創出更加光明而美好的未來。
兩岸在公共外交領域合作的難度與原則
僅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外交”至於兩岸關係而言較為敏感,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公共外交有其難度,因而必須設定一些原則。
(一)兩岸在公共外交領域合作的難度
由於國家的主權在國際法中具有完整的、獨一無二的排它性,而兩岸又沒有統一,對於未完成統一的兩岸來說,“外交”是一個很敏感的詞。在兩蔣時期,兩岸在國際間圍繞“中國代表權”的鬥爭甚為激烈;在李登輝和陳水扁主政時期,台灣當局“獨台”、“台獨”活動的猖獗使大陸對台灣的涉外活動抱有較高的警惕性,為捍衛一個中國的原則,以往大陸對台灣在國際活動方面大多採取嚴格限制、針鋒相對的做法。即便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有關台灣涉外活動方面,大陸按照一個中國的原則處理相關問題,比如要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會議或活動而台灣不能參加或只能用其他方式參加的,往往會被某些民進黨人士和“台獨”分子渲染成大陸對台灣的“打壓”、“矮化”等,讓台灣民眾對大陸維護一個中國原則的做法不理解或不諒解。
在兩岸統一前,台灣涉外活動對兩岸關係來說是一個較為敏感的區域,由於歷史與現實的種種因素,成為兩岸關係較為“難解的結”。由於兩岸有各自的利益追求,尤其是經過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的反大陸、反中國的政治灌輸,相對於中華民族整體意識,島內的“台灣主體意識”已發生某些變異。在過去十多年間,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比例持續下滑,而且近幾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未能阻止這一下降之勢⑤。除了其他種種因素,台灣民眾對中國認同率的下降還多少與兩岸在涉外活動上“難解的結”有某些聯繫。
儘管為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在國際領域的合作有一定的局限與難度,但這種局限與難度並不能完全排除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展開公共外交活動。鑒於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展開公共外交活動是為兩岸的共同利益乃至全球共同利益服務,相信兩岸定能克服困難、實現共同目標。
(二)兩岸在公共外交領域合作的原則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公民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使得公共外交活動日益增多。因此,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公共外交活動還是有較多的空間的,但兩岸合作推動公共外交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規範,以便使這一合作能持續有效地展開。從現階段看,兩岸合作推動公共外交的原則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建立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的,而這個基礎的根本點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如果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公共外交,其最重要的基礎也同樣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沒有這一原則,兩岸就沒有共同目標與共同利益可言,兩岸在國際間合作推動公共外交只能淪為空談。由此,兩岸在國際社會合作展開公共外交活動要求兩岸雙方做到:台灣必須認識到在國際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性,大陸必須多瞭解台灣民眾的涉外活動意願,兩岸應通過協商達成相關活動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