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貨幣通匯起航 兩岸合作邁入新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2 00:01:12  


  
  回顧兩岸貨幣兌換走過的歷程,台商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陸續投資大陸,而兩岸金融界的合作步伐落後企業合作步伐近20多年。隨著近年來兩岸關係的逐步改善與不斷發展,兩岸經濟合作全面展開並不斷深入,兩岸對人民幣與新台幣間的直接接兌換與通匯需求越來越大。兩岸金融合作特別是兩岸貨幣清算的滯後,大大影響了兩岸經濟合作的進程,包括兩岸直接和間接投資、兩岸服務貿易、兩岸產業合作等諸多領域。

  在兩岸建立貨幣清算機制之前,原有的兩岸貨幣清算只有三個途徑:一是在兩岸合作的框架內解決新台幣和人民幣的兌換問題;二是通過在香港和澳門的清算銀行來辦理;三是由兩岸銀行各自的代理行提供服務。儘管這三個渠道運行都比較通暢,提供的服務涵蓋面也比較寬,但相對於兩岸直接清算機制來講,其局限性還是十分明顯。

   近幾年來,兩岸貿易額的飛速增長,對兩岸貨幣“直航”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年1月10日,大陸海關總署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2012年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貿易額達1689.6億美元,占同期大陸外貿總值的4.4%,比上一年增長5.6%。其中,大陸對台灣出口值為367.8億美元,增長4.8%;自台灣進口值為1321.8億美元,增長5.8%。2012年大陸進口台灣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項下商品的貨值為84.3億美元,增長了1.05倍。從統計數字上看,兩岸間龐大的貿易額背後蘊含著兩岸貨幣未能直接清算帶來的龐大經濟成本。兩岸沒有實現貨幣清算“直航”,只能通過美元或港幣作為中間貨幣進行兌換和結算,而由全球匯率波動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給兩岸投資者帶來的兩次匯兌匯率風險和手續費損失都相當大。如果兩岸建立貨幣直接清算機制,兩岸就可以直接用人民幣結算,大大減小匯兌風險和經濟損失。

  在兩岸業界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8月31日,大陸中國人民銀行與台灣“中央銀行”正式簽署“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雙方同意在簽署協議60天內完成相關準備後,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將正式生效。而之後歷經5個多月的準備與業務對接,時至今年2月兩岸終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直接通匯,這標誌著各界期盼已久的兩岸貨幣清算“曲航”變“直航”終於成功實現,這對於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推進兩岸金融交流與制度化經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兩岸互利合作將由此展開新的篇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