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媒承認安倍首訪東南亞企圖聯合制華失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8 11:28:47  


 
  聯合東南亞牽制中國難奏效

  日本媒體對安倍首訪注解得很明確。日本媒體上的“戰略詞匯”呈泛濫之勢:“價值觀外交”、“自由與繁榮之弧”、“對華包圍圈”、“戰略外交”、“菱形安保圈”等等,真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

  日本《產經新聞》更是一語道破天機,18日在顯要位置刊登的一張圖片,標題為“日美與中國的角力”,圖中將東盟10國劃分成了“親華”、“中立”和“親日美”三組。在“親華”組中,列出的是柬埔寨、老撾和馬來西亞;在“親日美”組中,列出的是菲律賓和新加坡;而在“中立”組,列出的是緬甸、越南、泰國、印尼和文萊。

  聯想到1月2日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訪問緬甸,9日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訪問菲律賓、新加坡和文萊,安倍此次出訪越南、泰國、印尼,正是“中立”組和“親日美”組國家。日本媒體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東南亞國家中,越南和菲律賓等國與中國在西沙和南沙群島主權問題上發生爭執,而日本與中國也在釣魚島問題上陷入對峙。因此,日本與這些東南亞國家存在共同的利害關係,強化與東南亞國家安保合作,聯手應對海上緊張局勢,對於對抗崛起的中國非常有效。

  但是,安倍的如意算盤打起來並沒有想像的容易。回顧三天的訪問,不管是越南,還是泰國與印尼,這三國的興趣顯然更集中在跟日本的經濟、科技合作上,它們歡迎日本的技術與投資,但卻不願意在中日之間公開選擇站隊。

  越南分析人士稱,雖然越南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有糾紛,但是對於中日釣魚島問題,並不會選擇公開站隊。對於越南來說,實用的經濟援助才是他們目前最需要的。

對於安倍表示的“希望與東盟國家在安全保障領域謀求合作”,泰國則態度審慎。甚至在安倍訪泰國前夕,泰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素拉蓬還有意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說,泰國政府歡迎中國領導人再次來訪。

  而在印尼,就連安倍精心準備的“東南亞外交五項原則”,媒體上也鮮有報道。印尼分析人士稱,印尼歡迎與日本進行經濟合作,但無意捲入中日釣魚島爭端。在中日之間,印尼希望保持中立和平衡,並呼籲兩國和平解決爭端,避免“殃及池魚”。

  日媒不得不承認首訪失敗

  與安倍出訪前,日本媒體大肆鼓吹“聯合東南亞牽制中國”,並洋溢著對安倍出訪的熱切期待相比,安倍出訪後,日本媒體的報道顯然少了些底氣。

  日本《每日新聞》19日稱,隨著中國影響力的不斷增強,一些亞洲國家也擔心,安倍的強硬態度可能導致日中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為了緩解他國的不安心理,安倍首相在與三國領導人會談時,向三國領導人表達了重視日美同盟的觀點。在與泰國總理的會談中,安倍還稱要改善日中關係。共同社報道說,東南亞三國歡迎與日本加強經濟合作,但對安倍有關修改憲法及建立國防軍的“鷹派”主張非常擔憂。

  而《朝日新聞》19日發表的社論更為辛辣。社論稱,安倍此次訪問東南亞,根本稱不上“價值觀外交”的第一步。相反,首相出訪前後,各國政府有關人士紛紛質疑安倍本人的“價值觀”,批評其試圖修改否認慰安婦等歷史問題的談話。

  《日本經濟新聞》19日的社論也稱,安倍在與東南亞國家以及澳大利亞交往時,一定不要忘了日本與這些國家曾經存在過歷史問題,安倍應該照顧到這種感情,構築面向未來的關係。

  就連比較保守的《產經新聞》和《讀賣新聞》也不得不承認現實。《讀賣新聞》稱,中國在亞洲的地位近年來不斷提高,一些東盟國家採取了向中國靠攏的做法,要想在東盟國家中就牽制中國問題達成完全一致,將非常困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