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太空轟炸?獵殺衛星?美“空天飛機”攪亂太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2 13:01:10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近日,一架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的飛行器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這個名為X-37B的美國空軍軌道試驗飛行器運行軌道和軌道傾角與中國目標飛行器、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非常接近。人們有理由懷疑,在美戰略重心加速東移、加大對亞太地區軍售、高調介入南海爭端、通過要求破解中國地下核隧道的《國防授權法案》的大背景下,X-37B的發射和飛行有某種針對中國的企圖。

  值得注意的是,X-37B被認為是能將少量的有效載荷送入軌道,執行一系列任務,然後再返回地球的飛行器雛形,因其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進入大氣層執行任務,故又被稱為“空天飛機”。

  美欲蓋彌彰,引猜疑

  X-37B目的何在?對此,美國空軍空間項目副部長、前航天飛機指令長加里.佩頓的解釋是,它既是技術驗證的平台,也是空間實驗平台,顯示了美國在可重複使用無人空間實驗平台方面的科技實力。言下之意,它是用於科研的。然而,只有6噸重的X-37B不可能攜帶大型衛星和試驗設備,而且是無人機,這些都使“用於實驗”的理由顯得不那麼順理成章。

  對X-37B的真實用途,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指出,在一些航天業內人士看來,X-37B可能是一種先進的太空作戰航天器,可在距離地面幾百公里的低軌道以每秒7.8公里的宇宙速度環繞地球飛行,在軌道上可以運行270天。投入實戰後,可以對近地、遠地軌道乃至機動飛行的航天器進行直接攻擊。因此,他認為X-37B很可能將是人類首架太空戰機。

  中國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研室主任王明志認為,美國X-37B項目與“獵鷹”超高音速太空飛行器、X-5IA計劃都是幫美國形成全球快速打擊能力的項目。反空間核力量和武器全球網絡主席戴夫.韋伯稱,X-37B是五角大樓利用常規彈頭在不到一小時內實施快速全球打擊能力計劃的一部分。也有專家認為,美國空軍正在研究新的間諜活動方式,X-37B或許能作為一種實驗平台對間諜衛星的先進傳感器進行試驗,很有可能開辟新的間諜領域。X-37B可能成為衛星殺手,它裝備有10-15米長機械手,可以與別國衛星接近、並軌,然後將其捕獲,進而使之成為美國衛星計劃的囊中之物。

  或劍指中國,引熱議

  美國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中國近年來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引起美國的高度關注,雖然中國一再強調自己和平利用外太空的理念和立場,但是美國仍然感到某種危機感,想方設法繼續保持在全球太空技術方面由來已久的壓倒性優勢,對外戰略目標帶有很強的擴張性。這也使得人們很自然地把X-37B與中國聯繫起來。

  “天宮一號被X-37B跟蹤了。”這多少有些聳人聽聞的猜測並非毫無根據,有人根據已經披露的信息計算,X-37B以300到340公里的高度飛行,每旋轉31圈,其地面軌跡就會重複,而這種軌道高度和軌跡非常符合美國偵察衛星的特征。並且X-37B第二次發射時恰逢中國發射天宮一號,運行軌跡也與天宮一號非常接近,X-37B的軌道傾角為42.8度,而天宮一號的軌道傾角為42.78度,高度幾乎一樣。對這種說法,一些美國科學家予以否認,辯稱X-37B雖與天宮一號軌道參數接近,但二者軌道模式不同,且相遇時速度高達每秒8公里,在如此高的速度下,它不可能搜集到任何情報。

  當然也有人認為,X-37B是美國把中國拉入“軍備競賽”的一場陰謀,目的是誘其花掉為數不多的研發經費,遲滯其發展步伐。美國“全球安全”網站執行官約翰.派克稱,“它確實擁有某種用途,我認為它的用途就是讓中國人一直猜測它的用途到底是什麼”。

  太空軍事化,引深思

  美國發射的X-37B軌道試驗飛行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航天運載技術的發展方向。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一技術也進一步拉大了世界其他國家與美國航天力量的差距,打破了此前業已形成的太空戰略平衡,讓本就不安靜的太空變得更加躁動。受美國推動,世界多國空天飛機的研製已全面升溫。俄羅斯高超音速技術世界領先,目前已進入空天飛機的飛行驗證階段;英國正在開發一種能在機場跑道起降的太空飛機,可將太空遊客以5倍音速的速度送入地球軌道;日本已掌握了點火、推力測量、燃料調節和發動機冷卻等關鍵技術;印度國防部也啟動了小型可重複使用空天飛機計劃。專家指出,面對美國日益強大的太空技術,中國不能盲目追趕,而是要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在探索空天飛行器技術的同時,以發展激光技術帶動航天技術的革新。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的發射升空,宣告了人類太空時代的到來;“太空第一人”、“月球第一人”的誕生,見證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每一次超越;“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的失事,也銘記了人類航天事業每一步的艱辛與不易。自古以來,人類對太空探索的夢想,單純而又偉大。而時至今日,一些國家為了私欲和霸權,在太空中上演著一次次“圈地”與“爭奪”。歷史告訴我們,太空軍事化有悖於人類的和平與發展,“太空戰”中永遠沒有贏家。對於國際社會來說,推動太空非軍事化立法,和平利用太空資源,才是人類的唯一選擇。

  “空天飛機”就像

  “迷你航天飛機”

  波音X-37B是由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無人太空飛機。機體長8.8米,翼展4.5米,可多次使用,形似“迷你航天飛機”。由火箭發射進入太空,是第一架既能在地球軌道上飛行,又能進入大氣層的航空器。結束任務後還能自動返回地面,被認為是未來太空戰鬥機的雛形。波音公司至今共製造兩架X-37B,分別於2010年4月和2011年3月發射升空。2012年12月11日,X-37B完成了第三次軌道飛行任務,然而由於美方一再遮掩的態度,使得其意圖變得撲朔迷離。

  一直以來,媒體習慣對“波音X-37B”更通俗地稱作“X-37B空天飛機”,“空天飛機”是航空航天飛機的簡稱。顧名思義,既可以在大氣層內飛行,也能在太空中飛行,是自由往返天地間的運輸工具。與航天飛機相比,空天飛機多了一個在大氣層中航空的功能,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重複使用。然而,近日有航天專家稱,美國發射的“X-37B”並非“空天飛機”。原因就在於空天飛機起飛時無須使用火箭助推器,而“X-37B”則是由“阿特拉斯-5”火箭發射升空的,因此“X-37B”軌道試驗飛行器只能算作“小型無人航天飛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