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盧文端:張曉明談話擲地有聲激濁揚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15:09:06


 
  解讀文章引起高度重視 

  文章說,張曉明於中共十八大後曾發表題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解讀文章,被極少數反對派解讀為中央收緊對港政策。他昨日回應有關問題時表示,不存在中央對香港的政策收緊或不收緊的問題。他又引述習近平總書記於在上月底會見到北京述職的行政長官梁振英時的講話:十八大提出的對香港的大政方針和中央長期以來對香港的方針政策是一脈相承的,關鍵是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執行“一國兩制”的方針,切實尊重和維護基本法的權威。“我覺得習總書記的這兩句話是對問題的最權威的回答。” 

  實際上,張曉明的解讀文章,在香港社會引起了高度重視,社會各界普遍認同和讚賞張文的解讀,認為張文準確、全面和深入淺出地解讀了十八大報告中涉港內容,對香港深入實踐“一國兩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社會人士也指出,個別反對派政客對這篇文章的歪曲和攻擊,反而顯示了它的重要性。

  張曉明本身是法律專家,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後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法學碩士。1986年,張曉明加入國務院港澳辦,歷任政研司司長、綜合司司長,41歲時當上港澳辦副主任,是當時中央機關最年輕的副部級官員。張曉明為人低調內斂,相當具有親和力,曾經在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處及香港特區籌委會預委會工作,見證香港回歸過程,對香港事務十分熟悉,與香港各界有廣泛聯繫。他還參與了近年所有涉港重大事務的處理,包括政改方案等。香港社會稱他為“香港通”。他參與起草十八大報告涉及港澳內容,他的解讀文章,作為權威解讀版本殆無疑問,引起了香港社會高度重視和普遍認同與讚賞。

  與人為善 易於溝通 

  文章說,至於有人從他的文章中得出一個結論,指他比較強硬,張曉明笑言,不能說有關人士說得不對,起碼是不夠全面:“我是一個講原則的人,但也是一個與人為善、易於溝通的人,以後咱們相處的時間長了,就知道了。”許多熟悉張曉明的香港人士指出,張曉明熟悉本港事務,為人隨和,願意聽意見,容易與人坦率溝通,絕不打官腔。他個性隨和,處理香港事務20多年,與香港不少政經界人士都有交情。他從大學畢業起在港澳辦工作20多年,十分熟悉中央對港的方針政策,一方面對於守住“一國”原則十分堅定,但同時他也明白“兩制”之間差異。香港許多人士認為,張曉明是一個講真心話的人,對香港有很深的感情。

  密切聯繫各界 深入了解香港 

  文章說,“聯繫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增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往,反映香港居民對內地的意見”,是中央賦予中聯辦的重要職能。張曉明主任來港履新還不到一個月,已經拜訪了一些老朋友,特別是那些在香港回歸祖國過程中,為香港、為國家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的前輩和他們的家人。他還坐了香港地鐵,看望了住在房的居民。這體現張曉明密切聯繫各界人士、深入了解香港社會的良好作風。張曉明既十分熟悉香港事務,作為基本法專家又有很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而且平易近人,作風扎實。港人相信他能更好地履行中央賦予中聯辦的各項職責,為促進香港繁榮穩定,為增進兩地同胞血脈相連、血濃於水的感情,為促進香港與內地和諧相處、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為推進“一國兩制”事業,作出新的重要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