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蕭萬長:大陸市場崛起 深化台經濟戰略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7 11:52:11  


蕭萬長認為台灣可定位為亞太加值服務中心。(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月7日電(記者 倪鴻祥)蕭萬長今天上午在《天下雜誌》主辦的天下經濟論壇表示,台灣位於東亞樞紐,中國大陸市場崛起時又因為簽署兩岸ECFA,深化台灣在兩岸地區經濟戰略與平面重心的地位,這些條件應可做為各國參與亞太經濟發展的平台。

  《天下雜誌》上午在台北君悅飯店第4度舉行年度天下經濟論壇,探討低成長時代,亞洲的突破與轉型,論壇除了邀請馬英九出席致辭,也邀請蕭萬長專題演講“亞洲的挑戰與合作”,500多人參與論談。蕭萬長演講時,除了對亞洲未來如何持續追求經濟發展提出看法,也對台灣未來的發展作出建言,認為台灣未來可以定位為亞太加值服務中心。

  蕭萬長表示,過去10年來,亞洲新興經濟體表現十分亮眼,但部分國家、地區的發展已出現瓶頸,今後能否持續下去,是繼續領航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過去亞洲刺激出口,維持經濟成長動能的思維模式,已經無法有效因應當前的經濟環境。

  他指出,亞洲經濟體的質變可分四層面,一是效率生產導向變成創新;二是財富均等取待追求經濟成長的思維;三是硬實力擴張到軟實力;四是致力於經貿發展策略,加強區域間經貿合作關係。

  他說,近年中國大陸市場崛起,台灣除了地理區位,語言、文化上具有優勢,台灣也伴隨兩岸政治和平發展,在2010年正式簽署ECFA,深化台灣在兩岸地區經濟戰略與平面重心的地位。

  他表示,以產業鏈的角度,台灣可運用製造技術、彈性與優良的品質來呼應細膩與完善的服務,與他國合作,連結其他國家供應鏈的上下游,使亞洲產業更加完整,所以台灣可定位為亞太加值服務中心,除提供競爭優勢,也可提升內部製造業的附加價值,達到產業與市場都能成長的雙贏模式,但台灣一定要以創新為發展核心。

  他指出,台灣位於東亞的樞紐,也是進入亞洲的門戶,過去是各國進軍東亞市場的跳板,現在可做為各國參與亞太經濟發展的平台,台灣經濟的品質要健全的提升,有個四方向,一是創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二是積極融入區域整合,三是追求幸福、均等的施政主軸,四是兼容並蓄的開放思維。

  蕭萬長說,台灣在亞洲經濟發展上有重要地位,雖然遲遲沒有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CP),但不需悲觀,應融合科技與創新,打造亞太加值服務中心,提升競爭力與爭取發展空間,以質變力求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