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趙少康:這幾年台灣有三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4 11:23:09  


  中評社台北1月4日電/資深政論家趙少康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台灣這幾年有三怪:考公務員的人多了,考研究所的人少了,大學延畢的人多了。

  考公務員不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是懷抱滿腔服務的熱忱,大多是為了“一試養終身”,比古代科舉還厲害,一朝考上公務員,輕鬆服務二十五年,“國家”養你三十五年,死後配偶繼續承接,所以考公務員的投資報酬率最高,難怪成為千千萬萬個熱血青年的第一志願,要改革退休制度,必須立刻從新進人員開始,砍舊人阻力一定大,先把未來新人退休條件砍一半,願意來就來,沒有什麼信賴保護問題,否則多拖一年,就要多付一年。

  同樣道理,考研究所的投資報酬率越來越低,CP值遠不如考公務員,考的人當然愈來愈少,而研究所愈來愈多,有的甚至到了到處找學生的地步,本來多讀書是件好事,但搞到供過於求,就很不值,就像以前大學錄取率30%,大學畢業生走路有風,找工作不難,等到人人都是大學生,而大學又分三六九等,後半段的大學畢業生,就只能拿以前高中畢業生的薪水,同樣的,以後後半段的研究所碩博士,也只能拿以前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心裡再不服氣也沒辦法,更何況,在台灣唸研究所很磨人,一般碩士要唸個兩三年,博士要唸個四五六七年,唸完了,人也老了,只要夠資格,為何不能讓學生盡快畢業?

  寧花大錢給外籍生

  文章說,我留學時到美國南卡州立Clemson大學,同學中不少是台大土木、機械、電機系的畢業生,我因為拿研究所助理獎學金,每周需為教授做20個鐘頭研究,也不過花了一年四個月就拿到機械工程碩士(MS),指導教授Dr. Brandon爭取我留下唸博士,開出“兩年給博士學位”的條件,雖然我還是回台灣工作,讓他很失望甚至來信責備我,但不免讓我反思,台灣的教授是對學校沒信心?對學生沒信心?還是對自己沒信心? 

  至於有1╱5的學生延畢,也是匪夷所思,這根本是資源及人才的雙重浪費,延畢原因很多,有個人的、有學校的、制度的,為何不趕快畢業?該做事的快去做事,該深造的快去深造!有的是為了拖一、二年,當兵可服替代役,有的為了輔系、雙主修,我認為雙主修還有一點道理,為輔系延畢沒什麼道理,有的是為了考公務員、考律師、會計師、考研究所,第一年考不上第二年再考,反正沒畢業,可住學校宿舍,吃學校餐廳,用學校圖書館,要延畢太簡單,體育沒修完,外語檢定不去考,通識課差一學分,就畢不了業。 

  最莫名其妙的,是為了當交換學生,現在學生不一定都要留學,但大學時能出境讀個一年或一學期,總是一件好事,但“教育部”規定的可嚴了,於是各大學拿著雞毛當令箭,到國外大學修課程名稱不符,不算學分;一學期一學分上不到24小時,不算學分,但國外大學一學期一個學分,常常只要上課18小時,斤斤計較東不算西不算,到國外這一年等於不算,回來還要多讀一年。 

  文章最後說,我不解的是“教育部”和各大學的大官不多是留學回來的嗎?如果依此標準,你們的學分修夠了嗎?我們寧可訂定各種條件,限制我們大學生出去遊學、交換,卻每年花大把鈔票,歡迎一大堆不夠格的外國學生來台灣,給他們最好的宿舍、高額獎學金、生活費,他們不少國語、英語都不好,上課鬼混,晚上泡夜店,成績鴉鴉烏引起本國生側目咒罵,政府卻洋洋得意地說這叫國際化!真是笑死人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