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德國《經濟周刊》網站近日刊文稱,中國“北斗”衛星導航係統第一擴建階段幾天前已經完成。中國周末要求國際電子產品供應商在它們的產品中使用“北斗”衛星信號。中國衛星導航係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說,“北斗”係統的總體性能與美國GPS相當,但成本更低。
現在,運營商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了一份文件,向專業人士解釋無線電信號的結構。此外,運營商還公布了電子郵件地址,方便感興趣的供應商了解“北斗”係統的使用方式。此舉被視為邀請全球電子產品供應商支持“北斗”至少成為GPS的替代品。
目前,“北斗”導航係統有16顆在軌衛星,能夠覆蓋東亞地區和澳大利亞。到2020年該係統將覆蓋全球。“北斗”係統的定位精度為10米。
歐盟也在建立自己的能夠達到更高精度的定位係統——“伽利略”係統。但該係統的建設因為歐洲各運營商之間的爭吵而大大落後於時間表。它到2014年才可部分使用。
對中國來說,建設導航係統在多方面是值得的:商業上、軍事上和聲望上。目前,中國的定位服務市場已經接近150億歐元(1歐元約合8.32元人民幣——本網注),今後8年將增加到600億歐元。冉承其估計,3年後中國多達五分之一的導航設備將依賴“北斗”衛星。
中國軍方也曾敦促建立自己的導航係統。平時人們沒有注意到一點:五角大樓的將軍們控制著GPS的精度,並能隨時在某些地區關閉它。建立自己的導航係統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不再依賴競爭對手美國。
此外,正在崛起的太空大國中國需要發揮自己新獲得的太空技能。北京原本想參與“伽利略”項目,但歐洲人的不信任和內訌讓它感到厭煩。經過多年試驗後,中國2006年決定獨立研發自己的係統。從2007年開始,中國太空部門就為建設“北斗”係統定期把衛星送入軌道。迄今為止,該係統技術上一切運行順利,且進展速度比原定計劃更快,成本也比估算的更低。
“北斗”係統運營商估計,“北斗”係統完全建成所需成本約為50億歐元。這正好相當於“伽利略”係統運營商的預算額度。但歐洲人最初計劃通過向亞洲人發放使用許可收回一部分投資。由於中國人現在起跑更快,歐洲人的希望終於破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