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南海問題不在東盟與中國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4 13:28:19  


 
  原因很簡單,東盟一共有10個國家,無論是越南菲律賓的“2”,還是越菲馬文的“4”,其實都算不上是多數。即使加上另外兩個,南海問題也不會變成東盟和中國之間的問題,依然是東盟部分國家和中國之間的問題,僅此而已。

  而中國“不害怕”心態,馬來西亞和文萊也是很清楚的。假如形成四國一致對華,結果無非是中國由在南海對付兩個變成對付四個,考慮到雙方的力量對比,南海其他聲索國的態勢並不會好過現在太多。這是其一,其二,進一步擠壓中國可能導致的結果是中國判定形勢危急,沿著長痛不如短痛的思路,轉而尋求一攬子解決問題。也就是和所有其他聲索國攤牌。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可以利用菲越衝在最前面和中國叫板的態勢躲在一邊悄悄獲取海上利益的馬來西亞與文萊就不得不也面對來自中國的反制。這對於馬來西亞文萊又有什麼好處呢?政治上的一條不二法則是只要不說話能夠獲得利益,就比開口強,翻譯成俗語就是“悶聲大發財”。

  再者說,即便馬來西亞和文萊的加入,能夠讓中國感受到壓力,而暫時保持克制——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麼輕微,所引發的另一後果也是菲律賓和越南由此把握住了南海的話語權。馬來西亞和文萊對此的態度肯定不會像菲越那麼樂觀。文萊即將出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把所有要說的話留到那個時候不是更好,何必現在匆匆忙忙地選邊站,以至於到自己當了主席的時候除了和中國吵架什麼話都剩不下來。

  由此可見,馬來西亞和文萊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摻和到所謂“四國會議”當中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雖然這並不等於它們願意和中國一道協商解決問題,但至少它們不願意像菲律賓把南海變成亞洲的巴爾幹。這種態度對於中國來說,其實也就夠了。“4—2=0”,算術上不成立的事情,政治上卻可能是成立的。

  然而問題在於,對於“四國會議”流產而大感鬱悶的菲律賓並未由此認識到自己不是南海局勢走向的操盤手,相反,馬尼拉似乎愈發確信將南海的這盆水徹底攪渾的必要性。美國不表態;好吧,試試東盟;東盟沒有對華統一陣線;好吧,試試“聲索四國”;還是不靈,那日本也許……這就是德爾羅薩里奧外長最近呼籲日本重新武裝的原因。為了對付中國,馬尼拉寧願忘記日本在二戰期間對菲律賓犯下的所有罪行。

  這或許是菲律賓的文化,不需要也不應該由中國來評價,但有些事情馬尼拉最好還是想清楚,4—2有可能等於0,相應地,1+1也有可能出現負數——假如被加在南海天平上的是迄今為止毫無反悔始終蠢蠢欲動的日本軍國主義鬼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