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說,儘管相關事件的細節似乎深奧叵測,但其產生的影響再怎樣高估也不為過。在華的審計公司可能將面臨罰款,而且還可能被取消為SEC審計的資格。如果在華審計公司被取消註冊,那麼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將無法再找到為其審計的會計公司,所有中國企業最終因此將不得不集體從美國股市退市。相關股東可能會繼續持有手頭的股票,但這種股票可能很難進行交易,其價值因此將大打折扣。
有些人認為,中國其實並不需要美國的資本市場。對這種觀點持贊同意見的人指出,中國企業不僅不應該屈服,而且應該回到中國到內地或香港股市上市。如果在那裡上市,它們股票的估值或許還會提高。
文章稱,鑒於中國滬市指數目前已經從五年前的最高點下跌了大約三分之二,同時,香港證券監管機構也對內地上市公司的欺詐行為表示了同樣的擔憂,走這條路或許同樣不會輕鬆,或者不會像看起來那樣有希望。
或許存在一種聰明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將公司的審計工作分派給多家審計公司,而任何一家都無須為其“主要”業務作擔保。不過,這是一項高成本且煩人的工作。尚不清楚的是,是否存在著這樣一種舉手可找到的漏洞,即在華擁有大量業務的跨國公司能夠在不嚴重違反美國證券法規的情況下解決這一問題。
文章認為,SEC或許認為沒有其他選擇。中國設置的各種限制有效地使中國企業完全擺脫了美國證券法規的監管。如果這僅僅是一種理論上的擔憂,一切還有迴旋的餘地。但是,由於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幾十家中國企業受到了欺詐傳聞的影響,投資者已經損失了數十億美元,SEC眼下必須採取行動。SEC每採取一個行動,中美兩國就朝著可怕的“金融離婚”又進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