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白酒原罪起底:塑化劑為勾兌“必需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3 10:35:38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在中國股市上一向最堅挺的“鋼板”白酒板塊,自從爆出酒鬼酒塑化劑超標後在瞬間垮塌,僅11個交易日市值就蒸發掉1009億元。

  時代週報文章稱,塑化劑不僅讓肇事企業酒鬼酒股價受到重挫,近10個交易日就跌去近43%,受其連帶影響,從行業龍頭老大企業茅台往下排列,中國白酒無一幸免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單單兩家企業的市值蒸發就超過250億元。

  鬼魅“塑化劑”

  自“酒鬼酒”被爆出塑化劑嚴重超標後,讓從不肯低下“高貴頭顱”的中國白酒一下子從高高在上的位置跌至冰點。雖然廠方在第一時間對塑化劑嚴重超標一事作出解釋,眾多同行企業也慌忙撇清和“塑化劑”的關係,酒鬼酒一時也遭停牌,但中國白酒的危機伴隨著塑化劑風波似乎很難逃脫這場磨難。

  長期以來,白酒行業猶如演藝娛樂圈,一直吸引著民眾的目光,從被曝光的偷逃稅款、製作假酒,再到諸如海航、聯想入主酒業,甚至一次簡單的高層人士變動都引起太多的猜測。其原因只有一個—白酒,這種特有的“飲品”,在中國有著眾多的“追隨者”。

  “一年喝掉一個西湖”那是N年前的計算。中國白酒行業協會的一位副會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中國人喝白酒,早就是一年喝掉一個青海湖。正因為擁有如此眾多的擅飲者,才使這次的塑化劑事件,再次讓白酒和整個白酒行業,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記者在採訪中的感受就是,即便沒有塑化劑事件,中國白酒也存在著七宗罪、N宗罪……

  塑化劑事件曝光後,雖然生產廠家連續對外界宣布,之所以有塑化劑產生,基本是因為在釀制及運輸過程中,由輸送管道和裝酒容器為塑料製品而致。但這一說法,連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也對媒體證實,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某些越高檔的白酒,塑化劑越多,反之,越少。

  但據記者了解,王延才理事長這句話說得並不很全面,只說對了一半,因為在制酒中,凡是以勾兌為主的酒業,基本都有塑化劑的產生。而中國多數白酒含有塑化劑,最主要的原因是—勾兌。

  目前市場上的白酒,鑒於歷史主客觀原因,歷來以川、貴為原酒輸出大省。除此之外,任何品牌的所謂名酒,基本上以上述兩省的“原酒”進行二次勾兌。11月24日,在茅台酒出廠提貨處,記者親眼目睹本省和外省、來自北京、上海的小車屢見不鮮,絡繹不絕。

  從北京中直機關某部而來的陳躍然(音)告訴記者,他是為提本單位的“特供”而特地親自駕駛小車而來。陳躍然說,茅台除“身份”外,更是質量的保證。至於對記者提出的塑化劑,陳躍然並不以為然,因為在參觀該廠時,陪同的酒廠領導特地告訴他,茅台鎮大小酒廠包括茅台集團在內,已經很早就取締所有酒類生產過程中的塑料製品,包括接酒桶、塑料軟管、塑料薄膜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