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再出發”尤須提振社會信心指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6 09:57:40  


十八大召開期間,游客在天安門廣場留影。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日本新華僑報》12月5日載文《“中國再出發”尤須提振社會信心指數》,摘要如下:

  中共“十八大”後,中國新領導層幾次平實、坦誠的講話和舉動,贏得各界廣泛認同和贊語,社會信心得到新的激勵和提升。“後十八大”時代“中國再出發”呈現良好狀態,是中國之機遇、民族之幸遇。

  隨著中國高速發展和改革深入,當下正處於社會矛盾激發的密集期和敏感期。一段時期以來,民眾對國家的前途樂觀感被各種冒出來的問題和衝突所消損所扭曲,各階層抱怨成片。十八大及其新領導團隊的“新氣象,新誓言”給了中國社會一次有長遠意義的充電,人們躍躍欲試的熱情和期待噴湧,期盼中國步入團結進取氛圍更濃的“後十八大”黃金時期。

  保持中國社會信心持續上升的態勢,“再出發”的中國才有“再創輝煌”的動力源。除了政府推出求真務實的政策舉措外,實現良好的“官民互動,輿論融通”,是提振社會信心的重要一環。也就是說,體認民情,尊重民意,順從民心,社會信心指數才會“穩中有升”。廣受讚揚的習近平總書記“就職演說”在這方面開了一個好頭,帶來了有益啟迪。

  其一,直面問題不回避。目前中國難點熱點頗多,社會議論紛紜。如果官方只願談成就而不講或少講問題,網絡輿論必然一片噓聲,民間失望情緒加劇。習近平“就職演說”不回避中國的嚴峻問題,把執政黨對解決問題的決心傳達給全社會,這為“後十八大”時期官方談論問題的方式做出了表率。中國執政當局上下應採取一些更主動姿態,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營造社會對未來5至10年“中國難點”的共識,特別是針對民怨鼎沸的腐敗問題和社會不公,傳遞治理難題的“正能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