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福州萬名“洋留守兒童” 父母多系非法移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6 09:11:50  


11月22日,福建連江縣琯頭鎮,金貝兒幼兒園裡等待放學的小朋友。園長介紹,目前該幼兒園裡的小朋友80%是外籍的“洋娃娃”。
 
 “媽媽是誰?”

  大部分“洋留守”都沒真正見過父母的模樣,有的孩子會抱著女老師的腿直呼“媽媽”

  4個月大的小豪,還躺在繈褓中,已經飛過了太平洋。

  當小豪於2007年來到長樂市猴嶼村時,爺爺奶奶非常高興。12年沒見到兒子,也從未見過兒媳,卻先見到了孫子。

  小豪父親1995年偷渡到美國時20歲。2005年他在紐約碰到同樣是長樂籍的小豪的母親,兩年後小豪出生。

  隨同小豪一起到中國的,還有兩桶洋奶粉。此後一年,爺爺奶奶會定期收到從紐約寄回的奶粉,是美國政府為低收入家庭免費提供的。

  小豪回來後,立即成為了家庭核心,爺爺奶奶所有工作都圍繞他展開。

  “教他走路、教他說話、教他穿衣服……”奶奶鄭秀梅說,就像當年帶兒子一樣,感覺自己又做了回母親。

  “我教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爸爸’。指著照片讓他認這是爸爸,這是媽媽。”鄭秀梅說她很注意給小豪灌輸爸爸媽媽的概念,但小家夥似乎不領情。

  小豪第一次上幼兒園時,怎麼都拖不進教室。鄭秀梅嚇唬他,“不進去就送回你媽媽那裡。”沒想到小豪反問:“媽媽是誰?”

  猴嶼華僑中心幼兒園共有32個孩子,其中有15個是“美國小公民”。園長鄒榮說,大部分“洋留守”都沒真正見過父母的模樣,有的孩子會抱著女老師的腿直呼“媽媽”,有的下課了還粘著老師,爺爺奶奶接都接不走。

  在鄭秀梅家的客廳裡,散落著各種玩具,遙控飛機、電動摩托車,有的是小豪的父母從美國寄回的。

  倪法林認為“洋娃娃”與普通孩子相比,全身帶“洋”字,洋奶粉、洋玩具、洋衣服。

  小豪父母每天都會打越洋電話了解兒子一天的情況。後來,年過花甲的爺爺學會用QQ,每天把小豪叫到電腦前,讓他和爸爸媽媽視頻聊天。

  有時候小豪只顧玩玩具,不顧電腦裡父母的呼喊,這時大洋彼岸的小豪媽媽會忍不住哭。

  琯頭鎮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倪法林說,“洋娃娃”的父母往往寄回金錢等,通過物質形式彌補感情上對孩子的虧欠。例如當地有種黃梅魚,一斤幾十塊錢,但無論多貴,“洋娃娃”的爺爺奶奶都會買給孩子們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