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意義不同”
此次參會的專家則更重視行政權力運行中的監督,更重視預防腐敗體系的建設
此前,中紀委每年都會召集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進行座談會,讓專家、學者提出反腐的建議和觀點。
自2000年以來,幾乎每年,數十位專家受邀參加中紀委的座談會。
在十六大、十七大之後,參與座談的專家有刑訴專家、刑法專家、黨建專家,因當時腐敗問題與當時經濟轉軌相關,專家學者中出現了經濟學家。
2009年,周淑真第一次受邀參加中紀委組織的座談會。周淑真說,相比之前,受邀請的其他專家大多是涉及反腐操作層面的專家,涉及法學、經濟學等。
周淑真研究的是政治學,在她眼中,這個“宏觀的”理論學科被納入中紀委的專家名單,說明中紀委擴大反腐廉政建設層面,擴大了視野。
去年,共有7名學者專家參加中紀委的座談會,今年的座談會有8名專家,其中三名是“熟面孔”,分別是:周淑真、何增科、黃葦町。
昨日,中紀委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介紹,其實,這次邀請的8位專家,都是與中紀委一直有聯繫的“熟面孔”。
北京大學憲法和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注意到,此次前來參加座談會的專家,除了他與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是行政法領域的專家外,還有比較政治、政府管理、黨建方面的專家,他們將會在政務公開、制度建設、黨的建設方面給反腐工作獻計。
有觀察者認為,近些年來,反腐敗注重懲防結合,而以往有很多刑法專家參與,意味著更重視對腐敗後的嚴懲。而此次的專家則更重視行政權力運行中的監督,重視黨的建設,更重視預防腐敗體系的建設。
馬懷德說,八個專家對發言內容前期沒有分工,“有關反腐倡廉的建議和意見都可以提”,於是他們從各自專業的角度,從法律、政治、管理、經濟、哲學等方面,談到了對反腐倡廉的認識,“現場大部分是提建議比較多”。
“這一次意義不同。”周淑真說。
官員財產公開成焦點
房產價值高,官員率先實行房產公開,很容易查實其購房款是否來自合法收入,也是發現腐敗的最明顯線索
會上,多位專家談到盡快實行官員財產收入申報公開問題。
周淑真教授提到,反腐敗工作很早就有“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提法,但在推動落實中進展緩慢,政府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是各國通行的預防腐敗的有效做法,在我國雖然很早就在個別地區進行了試點,但遲遲沒有在更大範圍內開展,“建議立即建立財產申報制度”。
馬懷德同樣力主盡快建立領導幹部財產申報制度,“財產申報制度的關鍵就是公開,公開才能達到財產申報的效果和目的。公開是反腐敗的利器,只要公開了,很多腐敗現象就沒有藏身之地。”
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輯黃葦町發言時進一步提出財產公示。從目前看,對社會上呼聲最高的官員財產公開制度,應有所回應,“這也是國際反腐敗鬥爭已證明行之有效的反腐敗措施”。
黃葦町主張,可以將房產公開作為突破口。由於各種隱性收入大量存在,目前,核查官員全部財產和收入難度還較大。
不過,房產需實名登記已能夠實現全國聯網,查清領導幹部及其配偶子女名下有多少房產,從技術層面不成問題,實施起來相對容易。而且,房產價值高,官員率先實行房產公開,很容易查實其購房款是否來自合法收入,也是發現腐敗的最明顯線索。
黃葦町還提出,在“立信”上要有新突破。
他認為,當前,群眾仍對兩種腐敗活動反應最強烈。
一種是發生在身邊的直接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活動;另一種就是某些領導幹部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為配偶、子女、其他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謀取非法利益問題突出。
他說,當然,也有些屬於領導幹部的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打著領導旗號拿地、拿項目、入權力股,而領導本人並不知情。但不管是真是假,在群眾中產生的政治影響都極其惡劣,都要以敢於碰硬的態度,一查到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則更關注背後的制度設計細節,他認為,在中國特殊的文化,特殊的發展階段有特殊的問題,不是說把國外的制度簡單地搬過來就有效。
反腐敗認識被提升
任建明感覺到,十八大後,對反腐敗的認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岐山在座談會上稱,黨的作風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任建明明顯感覺到,十八大後,對反腐敗的認識被顯著提升。馬懷德從行政法預防腐敗角度發言,他認為,反腐敗既要靠人,也要靠制度,更需要制度的支撐和創新,而法律作為制度的最高形態,應該法治反腐。
在專家學者發言時,王岐山聽得很認真,聽到精彩觀點,不斷地點頭。與會專家說,王岐山常在代表發言後,再提出一些看法,與專家們交流。座談會結束時,王岐山說:“我們會經常聯繫你們,座談會能發表自己的意見,有思想,有討論的觀點,大家還能相互啟發。我以後可能會就某個問題來找您談。”
“現在更能夠激起思想火花。”其中一名專家說,會上,大家對彼此不同的觀點會提出自己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