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郭正亮:謝長廷如何走出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30 15:30:59  


 
  形勢逆轉至此,謝原本享有的輿論優勢已經不再,原就保守被動、勉強配合的蘇主席,最後看到新潮流對謝從肯定轉為批判,自然有恃無恐,做出臨時變卦的決定。

  整隊重新出發:回歸民共正常交流,尋求兩岸議題創新 

  文章指出,如今中國事務委員會既已塵埃落定,謝固然無法如願主導,但謝的“開展之旅”既已建立歷史里程碑,儘管一時受挫,也絕非一切回歸零點重新開始。由於蘇主導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自我設限,排除作為“兩岸交流平台”的重大功能,謝最後選擇不參加,已經隱含了他將回歸“開展之旅”的初衷,亦即把深入開展兩岸交流,當做未來的主要課題。

  謝不接任中國事務委員,固然可以相對海闊天空,享有更多推動兩岸交流的自由,但不代表民進黨,也相對失去重要性,考驗也更加沈重。對謝來說,未來的重大考驗有三:
  一、如何避免自己被邊緣化,失去兩岸發言的份量。
  二、如何在兩岸交流上創新,讓台灣人民刮目相看。
  三、如何在兩岸議題上創新,讓中國大陸刮目相看。

  文章認為,謝長廷的當務之急,是必須立即整裝出發,重返兩岸主流戰場,不能被蘇主導的中國事務委員會邊緣化。有鑑於這次的挫敗教訓,謝必須及早擴大結盟,慎選兩岸公共議題,讓自己重新回到兩岸交流的舞台,扮演主導角色。

  為了強化自己主導兩岸交流的正當性,謝必須超越國民黨“黨政掛帥、經濟掛帥、財團掛帥”的兩岸固有思維,改以“人民優先、多元議題、服務優先”的兩岸創新作為。只有透過兩岸議題創新,謝才能讓台灣人民刮目相看,凸顯謝在民進黨的兩岸特殊地位;也唯有如此,中國大陸才能了解台灣的多元價值,打破國民黨在兩岸事務的獨佔話語權。

  舉例來說,謝可運用自己的法界地位,針對在中國大陸的台灣人民,成立純公益性質的“兩岸法律服務團”,先期的服務重點,可以遭受不當侵害的台商為主要對象,響應習近平即將開啟的“反貪腐、法制化”改革訴求,以此凸顯民進黨領導人有別於國民黨的兩岸交流作為。
  
  在從政的不歸路上,謝長廷曾經兩度受挫,但都能頂住壓力,重新整裝出發。1994年謝在台北市長初選敗給陳水扁,但他以寬廣胸襟全力為扁助選,成為政界美談。1996年謝擔任彭明敏副手,在首次“總統”大選敗給李登輝,但他南下深入耕耘高雄,1998年當選高雄市長,順利開啟連續八年的高雄執政神話。

  相對於1994年和1996年的兩次挫敗,這次謝未能主導中國事務委員會,固然可說是他從政人生的第三次挫敗,但“民共交流正常化”的多數民意,早已成為黨內主流,謝只是一時疏忽、未能擴大建立改革聯盟而已。

  長期以來,謝長廷一直都是民進黨的智多星,我們相信,以謝的聰明才智,他很快就會重新拾回“開展之旅”的主流基調,全力以赴在兩岸議題上創新,重新站回推動民共正常交流的主導角色。歷史潮流是誰也擋不住的,歷史發展也從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要謝能踏穩腳步,不斷創新兩岸交流議題,不斷擴大兩岸交流聯盟,我們相信,謝長廷的務實路線,終將站在歷史勝利的一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