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毛高良:積極打造客家人的精神原鄉
http://www.CRNTT.com   2012-11-28 00:50:15


中共永定縣委書記毛高良。(中評社 倪鴻祥 攝)
 
  第四,永定是“南方礦區”,已探明礦產資源36種,煤炭、石灰石、石材的儲量和品位都比較高,是福建省主要產煤區。

  第五,永定是“旅遊勝地”,有客家土樓、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態、革命遺址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福建省“優秀旅遊縣”、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客家土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被國家主席胡錦濤稱讚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入選全國首批“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棉花灘水電站建設形成65平方公里湖面的“龍湖”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湖畔壯麗秀美的國家森林公園王壽山,與客家土樓交相輝映,形成“東樓西湖”的旅遊格局。

  發展思路與成效

  毛高良說,近年來,永定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海西生態型工貿旅遊強縣”的目標,按照著力強化兩大支撐(工業、旅遊)、夯實三大基礎(交通基礎設施、城鎮建設、教育文化),著力四個提升(對台交流合作、新農村經濟、社會民生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思路,致力於調結構、轉方式、打基礎、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邁出了可喜步伐。長期以來,永定依托豐富的煤炭、石灰石、水力資源,形成了煤炭、水泥、電力三大支柱產業,成為閩西的經濟強縣。但礦業經濟不僅給生態、環保帶來不少壓力,也面臨資源日趨枯竭,對經濟增長日趨乏力等問題。近幾年,我們深切感受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已迫在眉睫,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科學的政績觀,早轉早主動,遲轉成本更高,不懼轉型“陣痛”,下定決心,致力加快轉型步伐,促進永定產業發展由資源型經濟為主逐步向非資源型經濟為主轉變,由資源依賴型向科技依托型轉變,推進永定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工業產業發展方面,提出“大力發展成長型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產業發展思路,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增強縣域經濟實力。成長型產業,重點培育機械製造、電子光電兩大產業,並已取得成效;傳統產業,重點改造提升煤炭、水泥產業;新興產業,著力培育智慧科技產業,力爭通過三、五年的努力,把永定南部園區打造成產值超百億的生態產業園、智慧科技園。

  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方面,在守護好世界文化遺產的同時,充分利用福建土樓旅遊資源和厚重的客家文化資源,把旅遊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來培育。突出“兩手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