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是否為學生輟學主因?
學校布局規劃報備前暫停撤並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稱,隨著我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逐年增加、農村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各地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進行了布局調整和撤並,總體上改善了辦學條件。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大幅減少,導致部分學生上學路途變遠、交通安全隱患增加,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加重,並帶來農村寄宿制學校不足、一些城鎮學校班額過大等問題。
保證學生能就近入學
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要求縣級政府要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專項規劃,報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備案,在完成備案之前,暫停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撤並。合理確定縣域內教學點、村小學、中心小學、初中學校布局,保證學生能夠就近入學。嚴格規範學校撤並程序和行為,確因生源減少需要撤並學校的,必須嚴格履行撤並方案的制定、論證、公示、報批等程序。
保障1-3年級學生不寄宿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會盡快建立國家教育信息化平台與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接的電子學籍管理系統,構建以居住地學齡人口為基準的義務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務機制,加強對學生動向的監管,及時準確掌握學生就學與流動情況。
教育部要求各地開展專題部署,從明確保障農村小學1至3年級學生原則上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的政策等方面制定具體實施意見。
■ 對話
“教學點過度撤並導致小學生輟學”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稱,地方上撤並學校存在節省教育財政支出動機
在日前舉行的“21世紀教育論壇”上,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一份名為《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政策的評價與反思》的報告。河北省教育廳巡視員、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分會理事長韓清林透露,近四年來全國小學輟學率大幅度回升,“2011年輟學率8.8‰,這與1999年的輟學水平大體相當。”
昨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否認“小學輟學率回到十年前”,並稱“某些機構和學者不掌握義務教育整體情況,依然套用原有輟學率計算方法,因此不能客觀真實反映各地學生的流失情況,得出的全國輟學率數據也不準確。”
對此,新京報採訪了主持報告發布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
“輟學率算法很複雜”
新京報:怎麼看教育部對輟學率以及農村義務教育“撤點並校”評估報告的回覆?
楊東平:教育部態度比較積極,一直很清楚這個問題,所以從2006年開始印發文件,要求各地避免盲目撤並學校。
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這些突出問題,我們評估報告里都提到了,並且更深入更廣泛。
新京報:你們注意到輟學率統計方法的變化了嗎?
楊東平:我們的數據也在1%以內,輟學率計算比較複雜,尤其是大樣本計算。我們引用的數據不是直接調查,而是韓清林的研究數據。他考慮過人口流動較頻繁的因素,考慮過這兩種不同算法,他也將自己的算法向教育部提供過。其實這兩種聲音存在就行,因為這個過程很複雜。
新京報:導致農村小學生輟學原因都有哪些?
楊東平:從韓清林的調查而言,主因就是大量撤並教學點。
因為撤除的教學點都在交通較偏僻的地方。他的調查顯示,教學點撤除最多的省份包括廣西、內蒙古、新疆、西藏、甘肅、寧夏等,這些都是輟學率上升最明顯的地方。他的調查顯示,輟學的主要是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就是因為教學點撤除,一、二年級學生難以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