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日本政治不停“拉肚子”連累東北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6 07:53:55  


  中評社北京11月16日電/日本首相、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昨天宣布16日解散眾院,一個月後的12月16日舉行新的大選。消息傳出,日本輿論頓時轟動,多數分析認為民主黨勝選希望渺茫,日本很可能再換首相。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日本最近五六年換了幾個首相,大概要很專業的人才能搞得清。他們的平均任期只有一年左右。走馬燈式地換領導人,能對國家有好處才是怪事。日本國民早已經換煩了,但換首相還是“像拉肚子一樣”止不住,說明日本的政治機制出了“大問題”。

  如果這完全是日本自己的事,也就罷了。但其實不是。日本每搞一次選舉,競選者們沒什麼可信的經濟主張可以秀,就把公眾理解門檻低的“愛國主義”反覆拿出來秀,這導致日本社會對外越來越警覺,越來越悲壯,整個國家像在東北亞中了“十面埋伏”似的。

  民主黨3年前上台時,日本很多人歡呼實現了戰後第一次“真正的政黨輪替”,民主黨推出了一個龐大的執政綱領,但3年中3位民主黨首相什麼大事也沒幹成,差不多算是把選民完全耍了。然而民主黨別的都不行,對華強硬卻越來越在行,幾番折騰下來,日本形成民主、自民兩黨的對華強硬競賽。 

  與政治上如此動蕩的日本,很難有解決國家間問題的指望。它太飄忽不定,外交官們也沒了主心骨,街頭上右翼宣傳車的大喇叭快成了給國家政策定調的機器。在今天的日本,“寧右勿左”可以當做確保“政治正確性”的座右銘。 

  全世界也都認為日本的民主得了“痢疾”,但誰也沒有能力給日本打吊瓶,在日本有駐軍的美國也做不到。二戰後日本經濟曾一路高速增長,雖然一直被占領它的美國壓著,但它充滿經濟成就的驕傲,尤其在全亞洲面前保持了忍不住的驕傲感。但是中國崛起真正打碎了日本人對自己國家的戰略評估,他們的經濟和社會焦慮與國家前途的焦慮不斷相互強化。 

  比小學生換小組長還勤的“一年一換相”,表明日本社會的自信和耐心已經潰不成軍。日本的政客們也在亂世中紛紛“學壞了”,政客個人和政黨的私利都越來越露骨,連遮羞布都不要了。而日本的選民們也被迫適應了他們,整個日本的選舉政治烏煙瘴氣。 

  世界輿論批評日本政壇的聲音越來越多,巴西前總統盧拉曾調侃說:“才和一個日本首相說早上好,下午又要和別的人說下午好。” 

  日本人應當知道,民族主義恰是在他們的國家裡得到了罕見充分的表演機會,如果說民族主義當前是東北亞的普遍問題,那麼日本是創造、引導各國民族主義彼此碰撞的主要源頭。 

  新的大選將在日本到來,希望日本參選的政治家們自重,扯你們國內的事情,少拿周邊國家當噱頭。周邊國家斷沒有人想“侵略日本”,或者“欺負日本”。大家都想過和平的日子,我們對日本的唯一期望,就是這個國家也能消停下來,別在東北亞無事生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