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與GDP增長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9 12:43:25  


  作者﹕ 蔣明桓  寧波  投資分析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比二0一0年翻一番,也就是說大體到八十萬億多一些。如果按2012年GDP增速比2011年增長百分之七點五測算的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2013-2020年起間年均複合增長率6%左右。這個增速預期目標明顯低於2001-2010年間平均水平。如果考慮人口增長因素,年均增速大體在7%左右。

  事實上,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規律表明,在經歷2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經濟高速增長後,經濟增長速度一般會呈現台階式下降的特征,我國也不例外。從當前一些經濟現象判斷,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的條件已經或即將顯現:

  首先,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勞動力供給增長放緩,人口紅利漸趨消退,局部地區出現的“民工荒”、“招工難”等現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力供求關係的變化。而城鎮化加速推進所釋放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仍然不能彌補勞動力人數下降對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

  其次,長期以來居高不下的儲蓄率,是政府主導下高投資的關鍵資金來源,也是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但近年來,受人口年齡結構變化以及西方消費借貸型生活方式的影響,特別是“投資目的是為了未來的消費”的理念的確立,我國儲蓄率趨向下降是一種必然。反過來,國際經驗表明,隨著消費占GDP 比重上升期間,相關國家的投資和GDP 增長也雙雙放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