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瑞生主持“中日和約生效60周年史料巡迴展”。(中評社 李文輝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3日電(記者 李文輝)“你知道日本降書上,日本代表岡村寧次的印章蓋歪了嗎?”“中日和約”上“為什麼會塗掉‘中華民國’,改成中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生效60周年史料(複製品)巡迴展”,2日在輔仁大學展出,學子從中日兩國《馬關條約》以降,各種外交文書與記載中,確認釣魚台是台灣固有島嶼。
巡迴展場設在輔仁大學國璽樓一樓大廳展場,由輔大德語系校友、現任“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任谷瑞生導覽,輔大學術副校長周善行、外語學院院長黃孟蘭、副國際長何思慎、輔大學生與輔大親善大使,一同剪綵開幕。
谷瑞生表示,“中華民國”於1952年4月28日,與日本國簽署“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中日和約),同年8月5日生效,其間雖因1972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而由後來出任總理的外相大平正芳片面毀約,但是其中有關日本歸還中國領土、主權部分,依舊有效,迄今已生效60周年。
“中日和約”主要內容有:日本放棄對於台灣、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中國與日本在1941年12月9日(正式對日宣戰)前所締結的一切條約、專約及協定,均因戰爭結果而歸無效;台、澎地區人民恢復“中華民國”國籍。
為了紀念中日結束戰爭狀態,讓民眾和青年學子,能夠深刻了解相關史實,“外交部”規劃於北、中、南部大學院校辦理巡迴展,把當年從大陸帶來台灣,保存在“外交部”的各種相關外交文書複製,巡邏展出。
展出內容除了“中日和約”,還有與該約密切相關的“台海使差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袁世凱“21條款”“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日本降伏文書”、“日本降書”等24件關鍵歷史文獻原件複製本。
谷瑞生指出,從這些外交歷史文件,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地方,像日本代表岡村寧次,在日本降書上,印章蓋歪了,中國代表何應欽則是印章方正,顯示勝敗有別。
|